[发明专利]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9408.7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东;郭启寅;陈淼;韦平英;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0 | 分类号: | B60N2/50;B60N2/52;B60N2/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8 | 代理人: | 陈少凌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减震 减摇防 冲击 结构 车辆 | ||
1.一种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被动减震机构(101)、主动减摇机构(201)以及旋转滑动防冲击机构(301),所述椅面(001)安装在被动减震机构(101)的上方;
所述被动减震机构(101)带动椅面(001)沿垂直椅面(001)的方向压缩或释放,吸收垂直椅面(001)方向的力;
所述主动减摇机构(201)带动被动减震机构(101)和椅面(001)二者做横滚运动,补偿离心力;
所述旋转滑动防冲击机构(301)带动主动减摇机构(201)、被动减震机构(101)以及椅面(001)三者在水平面内滑动,吸收惯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减震机构(101)包括减震座椅安装板(102)、减震底座(103)、内交叉臂(105)、外交叉臂(106)以及弹性组件;
所述内交叉臂(105)和外交叉臂(106)二者设置在减震座椅安装板(102)和减震底座(103)之间,所述内交叉臂(105)的中部和外交叉臂(106)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内交叉臂(105)的下端与减震底座(103)转动连接,所述内交叉臂(105)的上端与减震座椅安装板(102)滑动连接,所述外交叉臂(106)的下端与减震底座(103)滑动连接,所述外交叉臂(106)的上端与减震座椅安装板(102)转动连接;
所述弹性组件作用于内交叉臂(105)和/或外交叉臂(106),且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作用方向为垂直椅面(001)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磁流变阻尼器(107)和弹性件(108),所述弹性件(108)的弹性作用方向为垂直椅面(001)的方向,所述磁流变阻尼器(107)作用于内交叉臂(105)和/或外交叉臂(106),所述磁流变阻尼器(107)的弹性作用方向与弹性件(108)的弹性作用方向相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减摇机构(201)包括减摇机构安装板(202)、横滚输出板(204)、驱动组件以及主控模块(209),所述横滚输出板(204)和驱动组件二者均安装在减摇机构安装板(202)上;
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呈水平设置,所述横滚输出板(204)与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所述被动减震机构(101)安装在横滚输出板(204)上;
所述主控模块(209)采集车体姿态数据,并通过车体姿态数据控制驱动组件带动横滚输出板(204)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缓冲垫(208),所述限位缓冲垫(208)限定横滚输出板(204)的转动范围为±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动防冲击机构(301)包括整体机构底座(302)、座椅滑动底板(303)、位置调整组件以及缓冲组件;
所述座椅滑动底板(303)滑动安装在整体机构底座(302)上,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调整座椅滑动底板(303)和整体机构底座(302)二者的相对位置,所述缓冲组件抑制座椅滑动底板(303)和整体机构底座(302)二者的相对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两组滚珠丝杆结构,两组所述滚珠丝杆结构分别平行安装在座椅滑动底板(303)呈相对的两侧,且两组滚珠丝杆结构分别与整体机构底座(302)滑移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减震减摇防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件,任一所述缓冲件的作用力方向均平行于滚珠丝杆结构的运动方向;
任一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整体机构底座(3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滑动底板(303)和/或位置调整组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94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