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深度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71012.X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0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50 | 分类号: | G06T7/50;G06T7/62;G06V40/16;G06V40/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陈松浩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确定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深度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目标图像中指示目标虹膜区域的旋转信息的目标部分的位姿,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在旋转度为0时在目标图像上呈现的虹膜图像直径。其中,旋转度表示目标虹膜区域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程度。最后根据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确定人脸深度。如此,通过准确的获取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准确确定人脸深度,且人脸深度的准确低不受头部转动的影响。此外,该方案的实现不依赖于距离传感器,普适性和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深度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利用电子设备的相机、摄像机等获取包含人脸的图像,并对包含人脸的图像进行人脸重打光,以改善图像的拍摄效果,在图像渲染、电影后期制作等领域应用极其广泛。
人脸重打光是指当用户在一个场景中拍摄一张包含人脸的图像,电子设备从该图像中提取人脸信息,并将其置于新的场景中,对人脸及新场景进行重新打光,使人脸与新的场景形成正确的空间感知。为形成正确的空间感知,准确确定人脸深度,并根据人脸深度,结合新的场景的深度进行重新打光成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深度的确定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利用包含目标虹膜区域旋转信息的目标部分的位姿,确定所述目标虹膜区域在旋转度为0时在目标图像上呈现的虹膜图像直径,结合虹膜先验直径确定人脸深度,提高人脸深度确定的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深度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中目标部分的位姿。其中,目标图像包括目标虹膜区域;目标部分为指示目标虹膜区域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信息的人像部分。然后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占的像素,并根据目标部分的位姿和像素,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的虹膜图像直径。其中,虹膜图像直径为目标虹膜区域在旋转度为0时在目标图像上的呈现直径;旋转度指示目标虹膜区域从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程度;根据虹膜图像直径和虹膜先验直径,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并根据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确定人脸深度。
由于虹膜先验直径,即人眼黑眼球的直径基本相同均为12mm。利用目标部分的位姿,获取目标虹膜区域在世界坐标系中正对相机时虹膜图像直径,结合虹膜图像直径、虹膜先验直径与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的关系,可以准确的获取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且该绝对深度不受头部转动等影响。由此,根据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可以准确确定人脸深度,且人脸深度确定的准确低不受头部转动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可以根据目标部分的位姿,调整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占的像素为目标虹膜区域的旋转度为0时对应的像素;根据调整后的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占的像素,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上呈现的直径为调整后的虹膜图像直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占的像素,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上的初始虹膜图像直径;根据目标部分的位姿,调整初始虹膜图像直径,以使初始虹膜图像直径为目标虹膜区域在旋转度为0时在目标图像上呈现的直径;将调整后的虹膜图像直径作为虹膜图像直径。
如此,当头部发生转动时,比如下俯、上仰或者偏转,利用目标部分的位姿中的旋转度表示转动情况,并根据旋转度调整对应的初始虹膜图像直径或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占的像素,从而获取人脸正对摄像头时,即旋转度为0时目标虹膜区域在目标图像中所呈现的虹膜图像直径。如此,利用虹膜图像直径与虹膜先验直径确定目标虹膜区域到相机的绝对深度,能够解决头部转动导致确定不准确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目标部分的位姿为头部的6DOF位姿时,将目标图像输入预先训练的头部位姿估计模型,获取头部的6DOF位姿;头部位姿估计模型为通过图像估计出头部旋转程度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1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弹性保护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