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5708.2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0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尔新;常健;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4;B60L58/27;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拓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8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余热 回收 利用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电池包回路,用于为电池提供冷却介质;电机回路,包括:第一直通支路、第二直通支路和电机支路;所述第一直通支路与第二直通支路相互并联,且同时与所述电机支路串联;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四通阀使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当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电机支路和第二直通支路;当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电机支路和第一直通支路;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能够利用所述电机回路的余热为所述电池包回路加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是通过发动机发电为电池提供电能、电池作为汽车直接动力来源的一种汽车模式。
现有的增程式汽车在发动机工作情况下,当处于低温环境时,为了保证电池正常工作,需要额外对电池包回路进行加热,因而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大大降低车辆续航;部分车型仅乘员舱或者电池包有利用发动机余热,对电机回路产生的余热未进行有效利用,导致整车能量利用率不高,增加整车能耗。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汽车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余热回收利用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电池包回路,所述电池包回路用于为电池提供冷却介质;
电机回路,所述电机回路用于为电驱系统提供冷却介质;所述电机回路包括:第一直通支路、第二直通支路和电机支路;所述第一直通支路与第二直通支路相互并联,且同时与所述电机支路串联;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两端与所述电池包回路连通,另两端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四通阀使所述电池包回路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端分别与第一直通支路、第二直通支路和电机支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具有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当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电机支路和第二直通支路;当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电机支路和第一直通支路;
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三通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能够利用所述电机回路的余热为所述电池包回路加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回路具有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
所述电机回路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直通支路具有第三输入端与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通;
所述第二直通支路包括电机散热器;所述电机散热器具有第四输入端与第四输出端;所述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通;
所述电机支路包括:电机总成支路,所述电机总成支路具有第五输入端和第五输出端;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通;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通;
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连通;所述四通阀还具有第二状态,当所述四通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