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的模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035394.3 | 申请日: | 2023-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0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波;罗绍文;孙继昊;郑洪涛;杨洪磊;杨仁;颜世林;邓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M15/1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航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6 | 代理人: | 张赞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冷却 特性 测量 装置 方法 | ||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及其模化方法,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的测量技术。上述装置中,热流进气段、冷流进气段以及气体排放段依次连通,冷流进气段与试验段之间通过冷却结构模型上的冷却孔相连通;冷却结构模型为平板结构,试验段的末端设置有热电偶穿引座,气体排放段设置有激光入射窗口,试验段设置有红外热成像测量窗口和可视化观测窗口。上述方法包括:将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模化为平板结构;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则雷诺数确定上述装置热流侧压力、温度和速度;根据实际工况下热流侧毕渥数确定冷却结构模型材料和厚度。本发明能够提高测试精度,获得更为真实的实验结果,并且能大幅度降低测量的复杂程度以及搭建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的测量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轮机燃烧室向高温方向发展,燃烧室火焰筒耐温能力受到严峻考验,在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耐温能力和研究新型热涂层材料的基础上,发展先进高效的冷却技术越来越收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为对冷却结构的冷却机理深入探究和对冷却效果进行评估,研究人员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火焰筒冷却结构的流动及冷却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开展燃烧室同尺寸模型试验面临成本巨大、测量工具使用受限以及结果分析较为复杂等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小尺寸模型对对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进行测量、以及如何使小尺寸模型工况与燃烧室与实际工况保持一致成为研究焦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及其模化方法,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进气段、冷流进气段、试验段以及气体排放段,所述热流进气段、所述冷流进气段以及所述气体排放段依次连通,所述冷流进气段与所述试验段之间通过冷却结构模型上的冷却孔相连通;
所述冷却结构模型为平板结构,用于模拟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所述平板结构的冷却孔的孔径、孔间距以及开孔率分别与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的冷却孔的孔径、孔间距以及开孔率一致,所述平板结构的导流环间距与与所述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的导流环间距一致;
气体燃料进入所述热流进气段,并经过所述热流进气段进入所述试验段;冷空气进入所述冷流进气段,并经过所述冷却结构模型进入所述试验段;所述试验段内的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排放段,并经所述气体排放段排放到所述装置的外部;
所述试验段的末端设置有热电偶穿引座,所述气体排放段设置有激光入射窗口,所述试验段设置有红外热成像测量窗口和可视化观测窗口。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热流进气段与所述试验段之间设置有热流整流孔板。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中,所述冷流进气段包括冷流集气腔和冷流腔,所述冷流集气腔与所述冷流腔之间设置有冷流整流孔板,所述冷却结构模型设置在所述冷流集气腔与所述试验段之间,所述冷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冷流集气腔和所述冷流腔,然后进入所述试验段。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中,所述气体排放段的进气方向与所述试验段内气体燃料的流动方向相同,所述气体排放段的进气方向与所述气体排放段的出气方向相反。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中,所述试验段外部覆有隔热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中,所述热流进气段、所述冷流进气段以及所述气体排放段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冷却特性测量装置的模化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5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