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12477.7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平;严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8 | 分类号: | F16D65/58;F16D65/48;F16H1/16;F16H57/039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吴凡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间隙 自动 调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属于调整臂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切换到制动间隙手动调整模式时车辆行驶安全性低的问题。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且在转动时能对制动间隙进行调节的大蜗杆,壳体上固定有具有中心孔的封盖,大蜗杆的外端具有伸出封盖外的凸头,凸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切换套且两者周向固定,封盖的中心孔内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齿形凹槽,切换套的一端侧部具有能卡入任意一个齿形凹槽内的配合部,切换套能通过换向安装使配合部卡入任意一个齿形凹槽内或是使配合部与齿形凹槽脱开。它具有制动间隙手动调整精度高、车辆左右两边制动间隙误差小、车辆行驶安全性更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整臂技术领域,涉及制动间隙调整臂。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间隙是指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衬片之间必须保持的间隙,在长时间的摩擦中摩擦衬片会磨损而导致制动间隙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在制动机构中设置一个可自动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的调整臂,例如专利申请号为03279067.8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调整臂是需要驾驶员纯手动进行调整的。但是,无论是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还是手动调整臂,基本上都是单一功能(即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无法切换为手动调整,而手动调整臂也无法切换为自动调整臂),因此适用性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对现有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提交了专利申请号为201920514000.1的一种具备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调整臂,它包括壳体、蜗杆、左端盖和锁止套,蜗杆安装在壳体内部,蜗杆一端设置有蜗杆六角头,蜗杆六角头内侧设有台肩,蜗杆六角头外侧端面中心处开设有螺孔,锁止套安装在壳体外部,在蜗杆的蜗杆六角头一端壳体内侧装有左端盖,左端盖外侧端面开有限位孔,锁止套中心开有锁止套六角孔,锁止套一端设有凸台,其另一端设有限位柱。它通过锁止套的设置以及左端盖上设置限位孔,而具备了手动调整(即不会自动调整)与自动调整两种模式:当处于自动调整模式时,锁止套套装在蜗杆六角头上,锁止套的限位柱朝向蜗杆外侧方向,通过垫片与螺栓将锁止套固定安装在蜗杆的蜗杆六角头上,此时锁止套可随蜗杆一同转动,且不会影响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功能;当处于手动调整模式时,将制动器与控制臂固定连接解除,并进行手动刹车间隙调整(由驾驶员利用扳手直接扳动蜗杆进行转动),间隙调整完毕后,重新安装锁止套,将锁止套换一个方向安装在蜗杆六角头,锁止头的限位柱装入左端盖内的限位孔内,从而将蜗杆锁死,使蜗杆不会发生转动,也不会因制动导致蜗杆回退放大间隙。
在实际中,左右两个车轮都有制动器,因此左右两边也都会安装有调整臂,在切换到手动调整模式时,驾驶员需要对左右两边的制动间隙都进行调整并且要尽量保证两边的制动间隙统一,这样才能保证车辆制动时不会出现侧翻的情况。然而,在上述具备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调整臂中,受限于左端盖本身体积以及钻头大小的问题,导致左端盖外侧端面上只能开设很少数量的限位孔(如其图中所示为两个),相邻两限位孔之间的夹角比较大而导致驾驶员不能扳动蜗杆进行小角度转动(否则的话限位柱就不能插入到对应的限位孔内),这样一来制动间隙就不能进行更精确地调节,导致左右两边制动间隙容易存在较大的误差而造成手动调整模式下车辆行驶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解决了切换到制动间隙手动调整模式时车辆行驶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且在转动时能对制动间隙进行调节的大蜗杆,所述的壳体上固定有具有中心孔的封盖,大蜗杆的外端具有伸出封盖外的凸头,所述的凸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切换套且两者周向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的中心孔内设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齿形凹槽,切换套的一端侧部具有能卡入任意一个齿形凹槽内的配合部,切换套能通过换向安装使配合部卡入任意一个齿形凹槽内或是使配合部与齿形凹槽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12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轮焊接式半轴、电动轮及矿用自卸车
- 下一篇:一种固定BNC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