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外量子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4564.6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从颖;龚逸品;梅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H01L33/32;C30B29/40;C30B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量子 效率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和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p型层(50),所述p型层(50)包括多个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51)和多个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52),多个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51)和多个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52)交替层叠,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51)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52)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的粗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50)远离所述衬底(10)的表面的粗糙度为5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5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52)的厚度比值为1.5至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还包括Al膜,所述Al膜位于所述p型层远离衬底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51)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52)均为GaN层。
6.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p型层,所述p型层包括多个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和多个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多个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和多个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交替层叠,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的粗糙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均为GaN层;
第一个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采用以下方式形成:
控制TMGa源的流量为300sccm至500sccm,Mg源的流量为1000sccm至1500sccm,生长时间为2min至5min;
第一个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采用以下方式形成:
停止通入Mg源,调整TMGa源的流量至500sccm至1000sccm,控制生长时间为3min至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个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采用以下方式形成:
停止通入TMGa源,开始通入Mg源,控制Mg源的流量为1000sccm至1200sccm,生长时间为2min至4min;
第二个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采用以下方式形成:
开始通入TMGa源,控制TMGa源的流量为200sccm至300sccm,调整Mg源的流量为800sccm至1000sccm,控制生长时间为4min至8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层包括2至5个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和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交替层叠,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数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长所述p型层之后,还包括:
通入Al源,控制Al源的流量为100sccm至200sccm,生长时间为1min至3min,在所述p型层远离衬底的表面形成Al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45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滑动难熔金属热间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削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