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盆子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1102.1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龙;蒲天燕;余招;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味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1/12 | 分类号: | A23L21/12;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瞿彬 |
地址: | 62807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盆子酱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覆盆子酱口感酸涩粗糙、存放时易出现分层现象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覆盆子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胡萝卜、番茄去皮后粉碎,并与粉碎的覆盆子果实、小麦粉混匀,制得发酵底物;对发酵底物进行杀菌;将发酵底物与菌剂混匀后发酵,制得发酵产物;向发酵产物中加入食盐,并在混匀后进行杀菌,制得覆盆子酱;所述菌剂包括:塔宾曲霉、泡盛曲霉、黑曲霉。本发明还提供了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覆盆子酱,其口感细腻香甜、存放时不易出现分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盆子酱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盆子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覆盆子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其果实是一种聚合果,有红色、金色和黑色;在欧美作为水果,在中国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覆盆子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钾、镁以及大量纤维,有“黄金水果”的美誉。
覆盆子果实可加工成覆盆子酱,作为类似于番茄酱的调味品使用。现有的覆盆子酱,大多由覆盆子果实经粉碎、杀菌、分装后制得。通过这种方式制得的覆盆子酱,颗粒感明显、粘稠感差,口感粗糙不够细腻,且带有酸涩感;当这种覆盆子酱以瓶装的方式存放时,还容易出现分层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盆子酱的制备方法,其制得的覆盆子酱口感更加细腻、香甜;且以瓶装方式存放时不易出现分层现象,取用时无需搅拌,可快速从表层刮取,降低了污染风险,有利于延长开封后的保存时间。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覆盆子酱。
本申请所提供的覆盆子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胡萝卜、番茄去皮后粉碎,并与粉碎的覆盆子果实、小麦粉混匀,制得发酵底物;
S2:对发酵底物进行杀菌;
S3:将发酵底物与菌剂混匀,发酵48~72h,制得发酵产物;
S4:向发酵产物中加入食盐,并在混匀后进行杀菌,即可制得覆盆子酱;
其中,
所述菌剂按质量计,包括:2份菌种保藏编号为CICC 41400的塔宾曲霉、2~3份菌种保藏编号为CICC 40169的泡盛曲霉、2~3份菌种保藏编号为CICC 40273的黑曲霉。
所述菌剂的含菌量为10^5~10^6cfu/ml。
在步骤S2中,采用巴氏灭菌法对发酵底物进行杀菌。
在步骤S3中,发酵时的溶解氧浓度通常保持在36mg/L以上;通常无需调整pH,自然pH即可。
在步骤S4中,对于工业化生产,发酵产物与食盐混匀后,需要先进行分装,分装后再进行杀菌;若发酵产物以罐装等硬包装的方式进行分装,则在分装后采用巴氏灭菌法进行杀菌;若发酵产物以包装袋等软包装的方式进行分装,则在分装后采用巴氏灭菌法、超高压灭菌技术中的一种进行杀菌。在实验室时,为便于观察分层现象,发酵产物与食盐混匀后,可分装到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然后采用巴氏灭菌法进行杀菌。
可选的,在步骤S1中,制成发酵底物的各原料按质量计,包括:覆盆子果实30份、胡萝卜3份、番茄5份、小麦粉2份。
可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覆盆子果实、胡萝卜、番茄粉碎成60目,所述小麦粉为120目。
可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菌剂与发酵底物的质量比为1:200。
可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食盐与发酵产物的质量比为3:400。
可选的,发酵时,温度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保持在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味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味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1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