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84704.4 | 申请日: | 202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9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陈佩琪;郑忠龙;阳诚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N3/04;G06N3/08;G06V10/80;G06V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目标 跟踪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跟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利用ImageNet数据集进行主干网络预训练;创建SiamTCP无人机跟踪模型,并在多个视频数据集上训练SiamTCP无人机跟踪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目标感知级联像素匹配的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从而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训练完成之后的模型,可以应用于无人机场景的目标跟踪任务。具体而言,本发明提出了逐像素互相关,并进行级联操作,通过部分到部分的匹配操作代替全局到全局的匹配,增强了特征融合的结果。同时本发明提出的目标感知模块可以剔除不必要的背景信息,能够很好地配合级联的像素匹配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跟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基础研究课题。视觉目标跟踪的任务通常是在视频的开始选择所感兴趣的物体,并在接下来的序列中定位目标。在日常生活中,视觉目标跟踪有很多应用场景,如视频监控、智能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近年来,随着跟踪算法的进步,目标跟踪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障碍物的遮挡、跟踪对象的外观变化、目标附近相似性物体的干扰以及跟踪对象的快速运动等原因,跟踪器往往无法稳定跟踪。因此,设计一种速度更快、定位更准确的跟踪算法仍然具有挑战性。
目前,考虑到卷积神经网络优越的跟踪效果,本发明将其应用于目标跟踪领域。其中,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关注。然而,如果应用于空中无人机视角下的实时目标跟踪,这些算法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为孪生网络通常直接使用第一帧作为模板图像,所以第一帧的目标信息对后续帧的匹配有很大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器,本发明选择对卷积后得到的模板特征进行掩膜处理,只保留目标的特征信息,避免了复杂背景对目标对象的干扰。考虑到空中跟踪的独特性,即出现在场景中的物体通常都比较小,本发明设计更为细粒度的匹配方式,即对模板和搜索区域进行级联式像素相关。因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由于障碍物的遮挡、跟踪对象的外观变化等原因,孪生网络中使用的全局匹配缺少对目标的判别性表示,使得跟踪器往往无法稳定跟踪。
(2)现有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算法中,通常采用第一帧目标区域作为模板,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背景信息,这对无人机跟踪有着一定的负面干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目标感知级联像素匹配的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所述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包括:利用ImageNet数据集进行主干网络的预训练;基于孪生网络结构,使用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搭建SiamTCP无人机跟踪模型;在多个视频数据集上训练SiamTCP无人机跟踪模型,通过损失函数更新网络的参数。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主干网络的初始化;
步骤二,构建基于目标感知级联像素匹配的无人机目标跟踪模型;
步骤三,进行无人机目标跟踪模型的训练。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主干网络采用改进的GoogLeNet;将主干网络在ImageNet图像分类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进而初始化主干网络的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4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耦合双联抽真空装置及抽真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