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投机器人伞降防覆盖缓冲着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0924.0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东;王湃;刘志兵;陈洪涛;钱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7/78 | 分类号: | B64D17/78;B64D1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周蜜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投 机器人 伞降 覆盖 缓冲 着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投机器人伞降防覆盖缓冲着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在机器人空投中高效减震,确保空投机器人着陆姿态,避免空投机器人的空投损伤、翻倒和被包覆。包括:降落伞、支撑单元和解锁机构;所述降落伞与所述支撑单元相连;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支撑落地后的降落伞,使其不覆盖空投机器人;所述支撑单元或/和所述降落伞伞带通过锁扣与设置在空投机器人上的解锁机构连接,通过所述解锁机构实现对锁扣的解锁,使所述降落伞与所述空投机器人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覆盖缓冲着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投机器人用防覆盖缓冲着陆缓冲装置,属于机械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地面搜救装备正在从机械化、信息化向无人化、智能化演变。在如地震、化工厂爆炸等灾难后救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的情况下,空投机器人及时探测灾区的第一手现场信息对紧急救援具有重要作用。
10米到20米的空投高度对空投机器人是极大的挑战,原因在于从起抛到落地,空投机器人的滞空时间很短,这样以来一方面要求空投机器人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要求缓冲装备能起到足够的缓冲效果以保护空投机器人内部的大量精密设备。
目前最常见的是伞降式缓冲着陆装置,但伞降式缓冲着陆装置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伞的尺寸远大于空投机器人尺寸,因此落地后空投机器人有被包覆的风险。此外,伞降式缓冲着陆装置落地后若不能与空投机器人分离,也会对机器人执行任务带来较大困扰。因此,亟需一种可应用于机器人空投的价格低廉且效果好的缓冲着陆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投机器人伞降防覆盖缓冲着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在机器人空投中高效减震,确保空投机器人着陆姿态,避免空投机器人的空投损伤、翻倒和被包覆。
一种空投机器人伞降防覆盖缓冲着陆装置,包括:降落伞、支撑单元和解锁机构;
所述降落伞与所述支撑单元相连;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支撑落地后的降落伞,使其不覆盖空投机器人;
所述支撑单元或/和所述降落伞伞带通过锁扣与设置在空投机器人上的解锁机构连接,通过所述解锁机构实现对锁扣的解锁,使所述降落伞与所述空投机器人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两个以上降落伞分别与支撑单元相连,形成分布式伞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解锁机构为遥控脱钩单元,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锁扣的解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遥控脱钩单元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信号接收器、电源模块、执行机构和远程遥控器;
所述底座安装在空投机器人上;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曲柄、连杆、锁块和锁杆;电源模块用于为驱动电机供电;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电机轴与曲柄相连,用于驱动曲柄绕电机轴的轴线转动;所述曲柄通过连杆与锁杆相连;
初始时,所述锁扣套在所述锁杆上,所述锁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杆配合的锁定孔;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曲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使所述锁杆插入或退出锁扣以及所述锁块上的锁定孔;
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远程遥控器发送的解锁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运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锁块上所述锁扣下方位置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锁杆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扣压缩弹簧;当锁杆退出锁扣后,所述锁扣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弹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单元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杆长不小于降落伞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降落伞的伞带通过胶带与所述支撑杆包覆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杆为碳纤维杆。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