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轨迹还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94485.0 | 申请日: | 202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6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韦岐;王叶飞;卢洁楚;姚奕鹏;陈扬航;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泳华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T7/246;G06F16/332;G06F18/24;G06F18/214;G06F18/25;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陈誉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轨迹 还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轨迹还原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行为信息运用神经网络得到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得到所述人员的运动轨迹。本发明能利用现有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轨迹还原效率和避免信息遗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迹还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轨迹还原方法。
背景技术
在出现病例后,率先通过电话问询、视频甄别等方式,此过程需尽快完成以降低病毒扩散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数需求多。各类信息化公司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希望能够加速轨迹还原工作的效率,但是实际采用并产生效果的很少,其中主要问题在于:数据获取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轨迹还原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轨迹还原方法,该方法能利用现有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轨迹还原效率,降低轨迹还原次数和避免信息遗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信令的轨迹还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行为信息运用神经网络得到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
根据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得到所述人员的运动轨迹;
所述收集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包括:
采集包括行程数据、消费数据等信息;
与通讯公司方面协商调取人员信令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行为信息运用神经网络得到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包括:
输入包括获取的行程数据、消费数据、信令数据;
输出滞留信息;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获取的行程数据、消费数据、信令数据这三类数据的文本进行神经网络阅读理解MRC;
所述神经网络MRC具体为:
给定训练数据集{P,Q,A},目标是学习一个函数f:f(p,q)=a,其中P为文档集,Q为问题集,A为答案集;
所述在神经网络阅读理解之前,需对MPC进行训练,具体包括:
训练文档集:与所述三类数据类似的数据集;
训练问题集:在哪里滞留、什么时间到达、什么时间离开、出行方式是什么;训练答案集:对训练问题集的回答,即文档集中的滞留场所、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出行方式,其中出行工具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汽车、地铁、高铁、飞机;
所述根据所述人员的滞留信息得到所述人员的运动轨迹包括:
处理位置确定的滞留信息;
处理位置不明的轨迹数据;
生成完整出行轨迹;
所述处理位置确定的滞留信息,包括:
调用导航软件获取人员滞留场所的经纬坐标并将其统一转化为WGS84经纬坐标;
将人员在同一滞留场所的离开时刻和到达时刻作差,得到人员滞留时间;
所述处理位置不明的轨迹数据,包括:
根据该点的坐标信息,罗列出该坐标周边五十米内的所有地点POI信息,包地点的名称、地址、坐标、类别四个属性;
取出该位置不明的轨迹数据点的信息,包括人员的滞留目的、滞留开始时间、滞留时长、滞留点所在社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泳华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广东泳华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4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交错进料混色腔的三维打印机喷头
- 下一篇:一种通过振动产生水负离子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