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7187.6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生;金宇凯;杨志超;李泽宇;王晓霞;林明浩;赵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排放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与二氧化碳有关的数据;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造城市逐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
从采集到的数据中分析预测变量;
将得到的预测变量输入到预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特征;
构建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
通过构造得到的城市逐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训练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
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到训练完成的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中,得到碳排放预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与二氧化碳有关的数据包括:所在城市的经济和能源数据、气象监测站监测得到的历史数据以及城市历年的碳排放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城市历年的碳排放数据通过碳排放系数法计算求得,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dir指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i指能源的类型;fi指居民直接生活第i类能源的消耗量;ei指居民直接生活第i类能源的平均低位发热量;ci指居民直接生活第i类能源的单位热值含碳量;oi指居民直接生活第i类能源的碳氧化率;44/12为碳转换为二氧化碳的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导入原始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将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划分;归一化处理原始数据,利用四分位异常检测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测;构造城市逐年的历史碳排放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采集到的数据中分析预测变量,具体包括:
A1、数据标准化;
采用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方法:
其中,x′ij表示第i行第j列的原数值,min(x′j)表示第j列数据中的最小值,max(x′j)表示第j列数据中的最大值,rij表示标准化数值;
A2、计算灰色关联度:
其中,分别为极差最小值和极差最大值,ρ为分辨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卷积层与池化层;
卷积层的特征图C表示如下:
其中,X为输入的数据,为卷积操作,W为卷积核的权重向量,b表示偏移量,f()为激活函数;
池化层对卷积层的输出施行下采样操作,保留强特征,去除弱特征,同时减少参数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LSTM碳排放预测模型包括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记忆单元;
其中,
输入门
遗忘门
输出门
当前隐藏状态的输出
单元状态值
输入门相关状态值
同一时刻t的输入门i(t)、遗忘门f(t)和输出门o(t)形式一致,有共同的输入,权重矩阵参数不同;σ代表Sigmoid函数,将原始数据映射至[0,1];而公式中c(t)为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将当前时刻的c(t)与输入门i(t)进行元素相乘,前一时刻的c(t-1)与遗忘门f(t)进行元素相乘,再将两者叠加起来,得到当前时刻的单元状态值c(t);通过输入门和遗忘门控制新状态值的“通过”和前一状态值的“遗忘”;最后再通过输出门o(t)来控制当前状态值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7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