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4123.5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狄海廷;孙成鑫;童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机械手 | ||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机械手。主轴穿过端盖上的中心孔与托盘连接;托盘上下表面边缘分别设置有8个定位环和滑轮;硅胶片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弹簧圈和托盘上,其中间靠下部位安装有第二弹簧圈;旋转套筒安装在主轴上;上弹簧支撑架和下弹簧支撑架固定在硅胶片的外表面;上弹簧支撑架的上端与第一弹簧圈通过铰链连接,下弹簧支撑架的下端与托盘通过铰链连接;上弹簧支撑架的下端与下弹簧支撑架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且该铰链固定在第二弹簧圈上;钢丝绳上端固定在上弹簧支撑架与第一弹簧圈的铰链连接处,下端固定在旋转套筒上;主动轴与外壳和旋转气缸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本发明可抓取外形不规则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柔性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械手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工业领域逐步进入到农业生产,林业规划以及医疗辅助器械当中。机械手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动作灵敏快捷。目前,大多数机械手只能抓取形状规则的物体,而且当抓取对象发生变化时,机械手则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机械手,可抓取外形不规则物体。该机械手采用旋转气缸驱动,通过钢丝绳控制手部姿态,达到抓取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柔性机械手,包括辅助爪1、第一弹簧圈2、硅胶片3、上弹簧支撑架4、钢丝绳5、第二弹簧圈6、下弹簧支撑架7、定位环8、滑轮9、托盘10、端盖11、旋转套筒12、从动齿轮13、外壳14和主轴20,所述托盘10固定在主轴20上;所述托盘10上表面边缘设置有定位环8,下表面边缘设置有滑轮9,且下表面的滑轮9位置与上表面的定位环8位置对应;所述硅胶片3的下端固定在托盘10上,上端固定在第一弹簧圈2上;所述硅胶片3的中间靠下部位安装有第二弹簧圈6;所述第一弹簧圈2的圆周上设置有辅助爪1;所述第一弹簧圈2的直径与托盘10的直径相等,且大于第二弹簧圈6的直径;所述旋转套筒12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20上;所述从动齿轮13与旋转套筒12通过键连接;所述上弹簧支撑架4和下弹簧支撑架7固定在硅胶片3的外表面;所述上弹簧支撑架4的上端与第一弹簧圈2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下弹簧支撑架7的下端与托盘10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弹簧支撑架4的下端与下弹簧支撑架7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且该铰链固定在第二弹簧圈6上;所述端盖11加工有中心孔,且沿圆周均匀加工有8个通孔;所述端盖11嵌在外壳14上;所述主轴20穿过端盖11的中心孔;所述钢丝绳5上端固定在上弹簧支撑架4与第一弹簧圈2的铰链连接处,下端穿过定位环8和滑轮9以及端盖11上的通孔固定在旋转套筒12上。
所述外壳14由上下两部分对称结构组成;所述从动齿轮13和主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7与主动轴18通过键连接;所述主动轴18的一端通过深沟球轴承19与外壳14连接,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6与旋转气缸15连接;所述辅助爪1、上弹簧支撑架4、钢丝绳5、下弹簧支撑架7、定位环8和滑轮9的数量均为8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辅助爪有利于抓取任何形状的物体,利用硅胶片和弹簧支撑架的延展性可以抓取不同大小的物体,采用旋转气缸驱动响应速度快,安全可靠,且对环境无污染;通过钢丝绳控制机械手的姿态,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柔性机械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辅助爪; 2、第一弹簧圈; 3、硅胶片; 4、上弹簧支撑架; 5、钢丝绳; 6、第二弹簧圈;7、下弹簧支撑架; 8、定位环; 9、滑轮; 10、托盘; 11、端盖; 12、旋转套筒; 13、从动齿轮; 14、外壳; 15、旋转气缸; 16、联轴器; 17、主动齿轮; 18、主动轴; 19、深沟球轴承;20、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