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3417.X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严永鑫;唐石;彭仁;周玉华;许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73 | 分类号: | H01L23/373;H01L23/29;B22F1/18;C01B32/28;C22C1/10;C22C23/00;C22C26/00;C23C14/18;C23C14/35;C23C14/58 |
代理公司: | 苏州京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0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金刚石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增强体、镁基体,所述增强体为金刚石颗粒,所述镁基体填充在金刚石颗粒的间隙中,所述复合材料具有碳化铬梯度结构的界面层,所述金刚石的平均粒径为200μm~350μm,所述界面层的厚度为50nm~300nm,沿金刚石到镁基体方向所述梯度结构界面层成分为Cr3C2-Cr7C3,或Cr3C2,或Cr-Cr3C2,优选为Cr-Cr3C2。
2.一种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增强体、镁基体,所述增强体为金刚石颗粒,所述镁基体填充在金刚石颗粒的间隙中,所述复合材料具有碳化锆梯度结构的界面层,所述金刚石的平均粒径为200μm~350μm,所述界面层的厚度为50nm~300nm,沿金刚石到镁基体方向所述梯度结构界面层成分为ZrC或Zr-ZrC,优选为Zr-Zr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的厚度为50nm~200n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镀Cr金刚石增强体颗粒:将金属Cr作为磁控溅射的靶材,以金刚石作为基底,在真空条件下,将带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加速后去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发生溅射,沉积在金刚石的表面形成镀层,控制溅射的速率和时间来调节Cr镀层的厚度,得到镀层厚度为50nm~300nm镀Cr金刚石增强体颗粒;
(2)制备表面镀覆有C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将镀Cr金刚石颗粒放入坩埚中,用尺寸与坩埚内径基本一致的高导热高熔点片状分割体将镀Cr金刚石颗粒均匀分成若干层,然后在保护气的氛围中或真空条件下,将上述坩埚加热并保温,保温后降温得到表面镀覆有C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
(3)制备复合材料:去除表面镀覆有C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内部的高导热高熔点片状分割体,然后将上述金刚石颗粒填满模具并震实得到增强体预制件,然后将增强体预制件和打磨后的纯镁块依次放入另一坩埚内,然后将该坩埚置于气压浸渗反应釜中加热、加压,得到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气压浸渗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镀Zr金刚石增强体颗粒:将金属Zr作为磁控溅射的靶材,以金刚石作为基底,在真空条件下,将带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加速后去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发生溅射,沉积在金刚石的表面形成镀层,控制溅射的速率和时间来调节Zr镀层的厚度,得到镀层厚度为50nm~300nm镀Zr金刚石增强体颗粒;
(2)制备表面镀覆有Z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将镀Zr金刚石颗粒放入坩埚中,用尺寸与坩埚内径基本一致的高导热高熔点片状分割体将镀Zr金刚石颗粒均匀分成若干层,然后在保护气的氛围中或真空条件下,将上述坩埚加热并保温,保温后降温得到表面镀覆有Z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
(3)制备复合材料:去除表面镀覆有Zr的碳化物的金刚石颗粒内部的高导热高熔点片状分割体,然后将上述金刚石颗粒填满模具并震实得到增强体预制件,然后将增强体预制件和打磨后的纯镁块依次放入另一坩埚内,然后将该坩埚置于气压浸渗反应釜中加热、加压,得到金刚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刚石颗粒的平均粒径200μm~3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磁控溅射设备的电流为0.8~1.5A,电压为400~600V,靶材尺寸为φ200×5mm,真空度为3×10-1MPa,温度为480℃~520℃,磁控溅射时间为100min~400min,所述磁控溅射速率为0.2~0.8n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4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