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4729.6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山;孙盈盈;夏怀月;李冬燕;刘文杰;于建娜;敬国兴;刘文;黄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2 | 分类号: | C12Q1/682;G01N21/78;G01N21/3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霉 毒素 快速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一种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盒。灵敏度是评价传感器分析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我们利用Mg2+依赖性DNA酶(MNAzyme)及熵驱动催化反应两种核酸放大技术,构建一种高灵敏度的新型传感器用于检测OTA。OTA存在时,释放出的引发链DNA1和互补链DNA2配对形成MNAzyme,在Mg2+的作用下,催化裂解修饰有rA位点DNA底物H1,裂解产生单链DNA3打开发夹H2后循环催化裂解DNA底物H1,裂解产生的单链DNA4进入熵驱动催化反应循环,通过链置换反应释放出富G序列,与氯化血红素(hemin)结合形成hemin/G四链体DNA酶催化生色底物产生颜色信号。本方法利用hemin/G四链体DNA酶代替生物酶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级联信号放大技术也极大地提高该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达到48.97f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赭曲霉毒素A(OTA)污染广泛存在于谷物(如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小米)和谷物衍生产品(如面粉、面包、啤酒和伏特加)中,造成严重的食物安全问题。赭曲霉毒素A污染也存在于农场动物饲料中,对牲畜家禽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同时,赭曲霉毒素A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研究人员在人体血液、母乳和尿液中都发现它的存在,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赭曲霉毒素A对啮齿动物具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归为人类的潜在致癌物(2B组)。因此,对受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食品和饲料进行筛查对于保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有赖于发展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目前,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液-质联用法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广泛应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虽然这些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但由于这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成本高、重现性差,应对现场检测仍然面临困难,因此开发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赭曲霉毒素A的高灵敏检测方法。为最大限度的提高检测灵敏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目标物激活的级联信号放大反应,用于检测痕量的赭曲霉毒素A。如图1所示,当赭曲霉毒素A存在时,它与双链复合物(Apt-DNA1)上的核酸适配体(Apt)特异性结合,双链复合物解链并释放出引发链DNA1。释放的引发链DNA1和体系中的互补链DNA2配对形成裂开型Mg2+依赖性DNA酶(s-MNAzyme),在Mg2+的参与下循环催化裂解修饰有rA位点的DNA底物H1,产生两条DNA单链(DNA3、DNA4)。新生成的DNA3与发夹探针H2结合,并释放出封闭在发夹部位的Mg2+依赖性DNA酶(MNAzyme)序列,形成单链型Mg2+依赖性DNA酶(t-MNAzyme),也能够循环催化裂解底物H1成生单链DNA3和DNA4。同时,生成的DNA4作为触发链引发下游的熵驱动催化反应(EDC),DNA4首先与三链复合物R-P-Q杂交,通过链置换反应将富G序列P置换出来并形成新的三链复合物(R-DNA4-Q)。然后,辅助探针F与R-DNA4-Q结合并形成F-Q双链复合物,释放出游离的R和DNA4。被释放出的DNA4继续参加下一轮熵驱动催化反应。而此前被释放出来的P是设计的富G序列,能够与氯化血红素(hemin)结合形成hemin/G四链体DNA酶,在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催化氧化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显色,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体系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绿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发现反应体系在4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随着赭曲霉毒素A浓度的增加,检测到的比色信号也逐渐增加,因此,可以实现对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检测。当目标物不存在时,引发链DNA1由于跟核酸适配体Apt杂交而不能与DNA2配对形成s-MNAzyme,使得后续反应无法发生,反应体现显现弱的背景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菌生物膜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待检样本预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