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下抗生素药物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75113.0 申请日: 2022-07-21
公开(公告)号: CN115845035A 公开(公告)日: 2023-03-28
发明(设计)人: 刘彦君;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宝济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8/47 分类号: A61K38/47;A61K9/08;A61K31/407;A61P31/04;A61P43/00;A61P11/00;A61P17/00;A61P13/02;A61P13/12;A61P13/00;A61P7/00
代理公司: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代理人: 封新琴
地址: 200000 上海市宝***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皮下 抗生素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皮内或皮下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厄他培南、透明质酸酶及辅料。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为一种能够适用于皮内或皮下给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配制剂的用途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临床抗感染最常用的药物。经过多年发展其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主要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抗生素有多种给药方式,以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给药较为常见。但抗生素通过这些给药方式给药,多有其局限性、缺点和副作用。

静脉给药是指药液通过静脉滴注或推注的方式直接进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该方法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为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但也被公认为是一种最危险的给药方式。除了深度介入性导致的感染风险以外,药物在生产、运输、贮藏、以及配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不溶性微粒,从而导致血管栓塞、静脉炎、热样反应以及肉芽肿等不良反应。另有一部分抗生素在胃肠道不稳定,易受到胃肠道的破坏,只能采用静脉注射。而且,静脉给药的操作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通常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机构进行,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便,也极大占用医疗资源。静脉给药必须在进行静脉穿刺置针,对于某些血管状态不良者,例如老人、婴幼儿、重度烧伤患者等,静脉穿刺会比较困难。

口服给药是药物疗法最常采用的给药方式,其优点是给药方便、无痛苦,操作简单,给药成本低,且相对静脉给药等方式更安全,不易发生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目前有研究显示,口服抗生素尽管有如上优点,其缺点也日渐凸显。不仅会对胃肠道刺激或对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还有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会影响幼儿成长。目前口服抗生素暴露已确证会干扰肠道微生物定植,导致哮喘发病率和1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等风险。同时更有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同时或之前使用口服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免疫治疗疗效严重下降(Routy,B等(2018).Science 359(6371):91-97)。

肌肉注射由于给药体积不能超过5mL、容易造成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起效慢、注射不当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等缺点,已经很少被作为抗生素的给药方式。

皮内或皮下给药是指将药物注射入皮内或皮下组织,使药物被迅速吸收。皮下给药方式,相对于静脉费用低,可选择部位更多,插针操作简单,疼痛或不适感比静脉插针少,且更换位点重新插针也比静脉插针容易,针管可置于皮肤相对的非敏感部位。同时皮内或皮下给药几乎可在任何环境下实施输液,在护理条件匮乏的情况下,皮内或皮下输液比静脉输液更为合适。然而,当皮内或皮下输液量超过2mL时就会引起组织变形,增加组织间压力,引起疼痛与不适,限制皮下输液单个位点的输液体积及输液速度。抗生素由于输液体积限制,以及高浓度抗生素对皮肤潜在的刺激性,临床多以静脉给药和口服为主。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用于皮下给药的抗生素,既安全、又能快速起效、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而皮下给药抗生素未见相关制剂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内或皮下施用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生素药物组合物包含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透明质酸酶。所述药物组合物具有较好的保存稳定性及使用稳定性。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下各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

1)含量为1mg/mL-1g/mL的厄他培南;

2)活性为45单位/ml~10000单位/ml的透明质酸酶;和

3)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2.根据项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

1)含量为1mg/mL-1g/mL的厄他培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5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