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态发酵的稻芽红曲黄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24423.X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新;黄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G3/022 | 分类号: | C12G3/022;C12G3/025;C12G3/026;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态 发酵 红曲 黄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态发酵的稻芽红曲黄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1)晚籼稻谷发芽、吹干并磨碎成稻芽粉,加入热水、耐高温α‑淀粉酶成稻芽浆,再将稻芽浆发酵得到稻芽糖化醪,过滤得到稻芽糖化清液。2)稻芽糖化清液经前发酵后和稻芽浓缩糖化液混合,低温后发酵得到稻芽红曲黄酒发酵醪。3)稻芽红曲黄酒发酵醪经压滤澄清、煎酒、装坛贮存,勾兑得到稻芽红曲黄酒。本发明制备的稻芽红曲黄酒外观橙黄清亮,具有稻谷芽特征的清新香气和红曲黄酒特有香气,清雅爽口、低而不淡,柔和圆润,富含γ﹣氨基丁酸。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是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红曲黄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态发酵的稻芽红曲黄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芽别名稻谷芽,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陆生或水生草本植物稻的颖果,经水湿生芽后的产品或脱壳发芽干燥加工品。稻谷发芽时淀粉酶、蛋白酶、脱支酶活性随着发芽的淀粉水解而增大。稻谷芽所含有水解酶类具有分解淀粉生成糖类的能力。稻谷芽具有水溶性糖、醇溶糖、可溶淀粉及氨基酸等干物质,稻谷发芽显著地提高谷蛋白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球蛋白、清蛋白及醇溶蛋白质含量。稻谷中含65~75%的淀粉,所以稻谷可以酿酒,稻谷酒是我国古老的酒种,稻谷酒酒液独特,口感极佳,酒质醇甘清冽。现行稻谷酒一般是高度白酒,还在我国很多地区流行。
红曲黄酒是以糯米为原料,主要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经多种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本发明挖掘历史上的稻芽酒酿造技术,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稻芽酒酿造技术进行革新,以稻芽为主要原料制备糖化液,经过加酵母、红曲粉进行液态发酵酿造工艺制备稻芽红曲黄酒。稻芽红曲黄酒外观橙黄清亮,具有稻谷芽特征的清新香气和红曲黄酒特有香气,清雅爽口、低而不淡,柔和圆润。低酒精度、含有γ﹣氨基丁酸的具有保健作用,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作为创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稻芽为主要原料,液化糖化制成稻芽糖化醪,过滤成稻芽糖化液,加入酿酒酵母悬浮液、红曲粉进行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的三阶段发酵,成熟稻芽发酵醪经过后处理,酿造成低酒精度、含有γ﹣氨基丁酸的具有保健作用的稻芽红曲黄酒。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稻芽浓缩糖化液的制备:
(1)干稻芽的制作:晚籼稻谷脱壳,筛选得到无杂质、籽粒完整、胚芽健全的晚籼糙米,清洗后,投入发芽机(做豆芽用)内,待须根长至10~12mm或芽长7~10mm停止发芽,清洗后采用37~40℃鼓风机将稻芽吹干,吹干时控制含水量在10~13%之间,得到干稻芽,密封备用;
(2)将干稻芽经过磨碎机磨碎成为40目~60目稻芽粉;以100重量份稻芽粉计,加入180~200重量份的50℃热水和0.05~0.10重量份的耐高温α-淀粉酶,拌匀成稻芽浆;
(3)稻芽浆泵入薄板换热器迅速加热至90~92℃,随即将其泵到夹套液化锅,保温0.5小时后得到液化的液化液,液化液经夹套液化锅的夹套冷却水冷却至50~55℃,以稻芽粉100重量份计,再加入10重量份的生稻芽磨碎提取液、10重量份的红曲粉,维持50℃,搅拌时间40分钟后得到稻芽糖化醪。
(4) 稻芽糖化醪经过自动压滤机过滤,得到稻芽糖化清液;稻芽糖化清液糖度调整为18g/L(以葡萄糖计);留置1/3质量体积的稻芽糖化清液,将2/3质量体积的稻芽糖化清液经过煮沸锅煮沸蒸发成糖度为28~32g/L(以葡萄糖计)的稻芽浓缩糖化液。
2、稻芽红曲黄酒发酵醪的制备
前发酵:将留置1/3质量体积的稻芽糖化清液进入发酵罐A中,以进罐稻芽糖化清液重量100份计,添加入2重量份的生稻芽磨碎提取液、4重量份的红曲粉和4重量份的酿酒酵母悬浮液,通入无菌空气10分钟,混匀,控制发酵温度在28℃~30℃之间进行前发酵,前发酵时间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4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双向射频源/负载
- 下一篇:基于数据裁剪与神经网络的法律案件分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