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2952.8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民;蒋兵;王诗虎;杨国荣;凌保春;谢孝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车辆 乘员 碰撞 侵入 门槛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耐撞性技术领域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方法。所述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本体(1),门槛本体(1)在向车头方向延伸的端部设置延长部(2),延长部(2)呈碗状结构,延长部(2)上设置加强筋(3),下A柱内板(4)上有支撑不足区域,支撑不足区域设置加强凸台。本发明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保护乘客安全,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减重,对总体固投及单车焊接工时均能够起到减少降低作用,对焊接抓手及焊接器具改动影响较小,仅适应性调整匹配即满足车间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耐撞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因此在汽车总有量及人均比不断的提升的环境下,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及车辆的耐撞性重视程度及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面对道路上各种碰撞千奇百怪的发生,为保证车辆驾驶及乘客以及路上行人安全,各国研究机构通过对本国的汽车发生事故进行统计,已制定和形成多种多样的测试测评规程体系,例如中国的国标法规,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中国保险安全指数,亦或者欧盟强制法规或者欧盟的新车评价规程等等。在针对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时,无论是在何种正面工况下发生碰撞亦或者经受不同重量或大小的车辆的侧面撞击,均针对车辆乘员舱提出尽肯能的完整或者车身结构件侵入量尽可能没有,以此用于保证驾乘者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避免因车辆侵入挤压造成人员逃离困难或者自身身体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替代门槛连接板对汽车车身扭转性能进行提升,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保护乘客安全,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减重,对总体固投及单车焊接工时均能够起到减少降低作用,对焊接抓手及焊接器具改动影响较小,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匹配即可满足车间生产要求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包括门槛本体,门槛本体在向车头方向延伸的端部设置延长部,延长部呈碗状结构,延长部上设置加强筋,下A柱内板上有支撑不足区域,支撑不足区域设置加强凸台。
所述的门槛本体上设置加强凹部,门槛本体与下A柱内板连接,加强凸台位于加强凹部内。
所述的门槛本体上设置本体凹部,门槛本体与下A柱内板连接,延长部延伸到本体凹部内。
所述的门槛本体向车头方向延伸一端连接下A柱内板,门槛本体向车尾方向延伸一端连接下B柱内板。
所述的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取消A柱加强板贴板、门槛连接板及门槛本体贴板。
所述的门槛结构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轮胎挤压下A柱时,下A柱内板在X方向轻微变形,同时下A柱内板4和门槛本体1直接传力载荷,保证正面碰撞过程中,A柱及门槛变形较小,以及前围挡板、前地板、下A柱内板之间不出现大于一个以上的焊点开裂和碰撞后前门传力路径基本完整且能够正常顺利打开。
所述的门槛结构的门槛本体在X方向的变形量由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贴板、下A柱内板和下A柱内板连接板共同保证转变成由A柱加强板、门槛本体、下A柱内板和A柱内板连接板保证门槛本体在X方向轻微变形。
所述的门槛结构在侧面碰撞过程中,门槛本体不发生明显翻转由座椅前横梁总成和A柱加强板及A柱加强板贴板保证转改变为由门槛本体及下A柱内板、座椅前横梁总成保证不发生明显翻转。
所述的下A柱内板轻微变形的变形量<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2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