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7531.4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匀远;陈威臣;李岱萤;李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10/40 | 分类号: | G06N10/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电路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电路及其操作方法,该半导体电路包括多个串行。所述多个串行包括第一串行以及第二串行。第一串行包括串联的一第一装置单元与一第二装置单元。第一串行具有权重信号W1。该第一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A。该第二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B。第二串行包括串联的一第三装置单元与一第四装置单元。第二串行具有权重信号W2。该第三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该第四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半导体电路的输出信号为所述多个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的总和。所述多个串行的所述多个输出串行信号包括第一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以及第二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第一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为“W1×(A AND B)”或“A AND(W1×B)”。第二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为或
技术领域
本公开关于一种半导体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退火计算机被称为利用量子效应解决离散优化问题的量子计算机。
设计的物理系统中,离散变量是物理状态,目标函数相对于离散变量的值成为状态的能量。也就是说,能量是状态的函数。因此,当物理系统可以通过任何方法转移到最低能量状态时,可以通过测量状态来获得最优解。使用量子力学效应的量子退火被称为将物理系统转移到最低能量状态的机制。众所周知,与不使用量子力学效应的那些相比,量子退火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量子退火中,通过控制作用在系统上的外电场,能量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随时间逐渐改变。量子退火旨在改变电位并最终实现能量与状态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对应于实际研究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当系统的初始状态准备为由初始电位确定的最低能量状态,然后电位变化足够慢时,该状态在每个时刻都跟踪由电位确定的最低能量状态,这被称为结果的量子力学。以这种方式,可以获得使最终要检查的目标函数最小化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关于一种半导体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半导体电路,该半导体电路包括多个串行。所述多个串行包括第一串行以及第二串行。第一串行包括串联的一第一装置单元与一第二装置单元。第一串行具有权重信号W1。该第一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A。该第二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B。第二串行包括串联的一第三装置单元与一第四装置单元。第二串行具有权重信号W2。该第三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该第四装置单元具有输入信号半导体电路的输出信号为所述多个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的总和。所述多个串行的所述多个输出串行信号包括第一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以及第二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第一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为“W1×(A AND B)”或“A AND(W1×B)”。第二串行的输出串行信号为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半导体电路的操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第一串行运算输入至第一串行的权重信号W1、输入至第一串行的一第一装置单元的输入信号A与输入至第一串行的一第二装置单元的输入信号B,得到一输出串行信号“W1×(A ANDB)”或“A AND(W1×B)”。使用第二串行运算输入至该第二串行的权重信号W2、输入至第二串行的一第三装置单元的输入信号与输入至第二串行的一第四装置单元的输入信号得到另一输出串行信号或总加第一串行的该输出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的该另一输出串行信号。
为了对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2绘示了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3绘示了又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4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5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6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7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图8绘示了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7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电子组件
- 下一篇:一种金属氰胺化合物基纳米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