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链条形变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7029.8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刚;王彦;魏雪影;武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0;G06V10/26;G06V10/28;G06V10/30;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链条 形变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链条形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拍摄的链条影像抽帧转换为图像,手动标注出实例部分,来构建训练数据集;搭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使用标注好的训练数据集训练语义分割模型;当需要检测链条形变时,将实时拍摄的链条影像输入到训练好的语义分割模型中,分割出链条部分;之后,对链条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去除干扰杂声;最后,利用中心扩张算法来测量分割出的链条的尺寸信息;具体步骤为:构建链条图像训练数据集101、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步骤102、使用链条图像数据集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步骤103、链条形变检测步骤104;
构建链条图像训练数据集101,从步骤201到步骤202:
步骤201:将原图像x中的链条部分标注出来,保存为链条掩码图像y;
步骤202:将链条掩码图像和原图像组成图像对{x,y},作为训练数据集;
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模型步骤102,从步骤301到步骤304:
步骤301:使用扩张卷积和普通卷积作为基本卷积层,Relu作为激活函数来搭建主干网络;
步骤302:使用双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插值采样;
步骤303:使用改进的交叉熵损失即NLL损失和Dice损失,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使用Adam作为优化函数;
步骤304:设置学习效率为0.0005,批训练数量为8,迭代200次;
使用链条图像数据集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步骤103,从步骤401到步骤414:
步骤401:定义循环变量为t,并赋初值t=1;
步骤402:当t=200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14;
步骤403:定义循环变量为k,并赋初值k=1;
步骤404:将5000张训练图像分批,每批包含8张训练图像;
步骤405:当k=625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将图像x送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407:设经过最后一层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果为y*;
步骤408:计算链条真实掩码y和y*之间的损失,更新神经网络连接函数的权值;
步骤409:k=k+1;
步骤410:模型训练完毕;
链条形变检测步骤104,从步骤501到步骤510:
步骤501:将图像送入训练好的语义分割模型中;
步骤502:获得标注出链条中间空心区域的图像,得到语义分割后的链条图像;
步骤503:将语义分割后的链条图像从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步骤504:将灰度图像转换为像素值为0和255的黑白二值图像;
步骤505:使用高斯滤波去除二值图像中的干扰杂声;
步骤506:找出空心区域的中心点,并作为中心扩张的起始点;
步骤507:利用中心扩张的规则找到空心区域的最大内接矩形;
步骤508:测量最大内接矩形的长和宽的值;
步骤509:利用比例尺进行转换,得到链条空心区域的实际长宽尺寸;
步骤510:比较测量尺寸和标定尺寸,判断链条是否发生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70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