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38557.2 申请日: 202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4984135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2
发明(设计)人: 彭康;周瑾;朱志博;蔡铮;罗柳婷;郭小文;黎赛;马柯 申请(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964 分类号: A61K36/8964;A61K36/8968;A61P25/20;A61K35/02;A61K35/618
代理公司: 深圳市世纪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6 代理人: 董博
地址: 51031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用于 治疗 失眠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包含如下组分:生黄芪、川芎、丹参、柴胡、知母、生龙骨、生牡蛎、广陈皮、首乌藤、酸枣仁、炙甘草。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用于治疗气血失和型失眠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以及来源于工作、家庭、生活的压力,促使很多人出现在深夜难以入睡、多梦易醒、睡眠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短期失眠会引起憔悴、加快衰老;严重的则会产生一系列病态反应,如疲乏、头昏、记忆减退、心慌出汗、情绪改变,终致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正常节律紊乱,产生如神经衰弱等神经功能性疾病。西医改善睡眠常用镇静催眠类药,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等,大多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而产生催眠作用的,并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其作用可自轻度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上述药物虽然起效快但也会带来副作用,长期连续使用都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会产生渴望此药、易激惹、失眠、躯体震颤、出汗、心跳加快等症状。如果时间较长的使用镇静催眠药,用后常有延续效应,次晨出现头晕、困倦、精神不振、思睡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组合在临床上有其优势,整体调理,辨证论治,促进人体恢复正常睡眠,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无依赖性。

失眠,中医称作“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关于“不寐”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从理论到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中医治疗“不寐”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失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基本原则。

根据失眠的病机,失眠可由阳不入阴、营卫失和、脏腑失调引起,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失眠病机,从阴虚火旺型失眠到阳虚阴盛失眠,发展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等气血失和型失眠,再形成心肾不交型、肝失疏泄型、胃气不和型、心胆气虚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等多种失眠证型。但目前现有技术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气血失和型失眠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是能够用于治疗气血失和型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之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尤其是能够治疗气血失和型失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含如下组分:生黄芪、川芎、丹参、柴胡、知母、生龙骨、生牡蛎、广陈皮、首乌藤、酸枣仁、炙甘草。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黄芪3-60份、川芎2-40份、丹参2-40份、柴胡2-40、知母2-50、生龙骨6-150份、生牡蛎6-150份、广陈皮2-40份、首乌藤3-60份、酸枣仁3-60份、炙甘草2-40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黄芪15-45份、川芎10-30份、丹参10-30份、柴胡10-30份、知母12-36份、生龙骨30-90份、生牡蛎30-90份、广陈皮10-30份、首乌藤15-45份、酸枣仁15-45份、炙甘草10-30份。

最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黄芪15份、川芎10份、丹参10份、柴胡10份、知母12份、生龙骨30份、生牡蛎30份、广陈皮10份、首乌藤15份、酸枣仁15份、炙甘草1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8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