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5959.9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晏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达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2 | 分类号: | B60R21/0132;B60R2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碰撞 检测 方法 装置 车载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其方法是一方面根据来自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持续监测所述车辆的车辆加速度和车速,另一方面根据来自车载震动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实时判断是否存在震动状况,并仅在判定存在震动状况时,才根据实时车速及历史车速与预设车速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认是否发生了需要触发救援的车辆碰撞事件,由此既无需通过所述车载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加速度数据的高频采样,也无需时时刻刻地进行车辆碰撞的逻辑判断,使得可降低检测设备的产品成本和报警误触发概率,并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设备的系统性能及使用寿命,便于实际应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汽车车辆的普及,车祸事故的发生频率也越发明显增多。针对这一频率不断增多的现状,相应地建立一套检测车辆碰撞以及自动报警的机制,以便快速进行救援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发生碰撞车祸时,迅速及时地上报车祸事故的信息,能极大地缩短紧急事故的救援时间,从而减少车祸的伤亡。但是现有的车辆碰撞检测算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例如,目前车辆碰撞检测设备一般使用的传感器是具有自动侦测功能的加速度传感器,然后通过该加速度传感器高频采样地得到实时的加速度采集数据,最后根据该加速度采集数据,时时刻刻地进行车辆碰撞的逻辑判断。但是这种高频采样方式会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即若想要更好地进行车辆碰撞检测,需使用质量性更好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然而质量性更好的加速度传感器意味着产品成本上的增加)和系统性能上的降低(即若使用较为廉价的加速度传感器来进行高频采样,由于车辆内部的安全设施会干扰传感器的灵敏程度,使得高频采样采集到的数据峰值量程会大受影响,无法准确地检测出车辆的碰撞信号),从而使得检测设备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因需要时时刻刻地使用检测设备的计算能力)、车辆碰撞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会下降以及具有较高报警误触发概率的问题。
综上,有必要对现有的车辆碰撞检测算法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需要救援的碰撞事故,并在判定发生时及时触发报警,即如何根据通过廉价的加速度传感器低频采样而得的采集数据,精准地确认是否发生需要触发救援的车辆碰撞事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车辆碰撞检测方式因需要高频采样而会造成产品成本增加和系统性能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车载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检测方法,在车辆进入行驶状态后执行,包括:
根据来自车载加速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持续监测所述车辆的车辆加速度和车速;
根据来自车载震动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实时判断是否存在震动状况;
若判定存在震动状况,则判断所述车辆加速度的实时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以及所述车速的实时值是否大于预设的车速阈值;
若判定所述车辆加速度的实时绝对值大于所述加速度阈值且所述车速的实时值大于所述车速阈值,则启动第一计时;
在所述第一计时到达预设的第一时长前,判断所述车速的实时值是否小于所述车速阈值;
若判定所述车速的实时值已小于所述车速阈值,则启动第二计时;
在所述第二计时到达预设的第二时长时,判断所述车速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所有实时值是否均小于所述车速阈值;
若判定所述车速在所述第二时长内的所有实时值均小于所述车速阈值,则确定发生车辆碰撞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达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达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