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8276.0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宇;冯梓琨;陈上;彭文;孙杰;张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钢 表面 质量 缺陷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Det‑D4检测框架的神经网络模型作为缺陷识别的检测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输出预检测带钢图像缺陷的位置及种类;本发明基于EfficientDet‑D4网络,利用mosaic及一些列数据增强方法丰富带钢缺陷数据,提高模型鲁棒性,并调整mosaic适配带钢图像,相比原始mosaic,单批次训练送入更多数据同时防止过度缩放降低小目标检测精度;修改网络损失函数,采用CIoU Loss并对正样本的选取机制做出适当调整,通过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学习率逐步变化的策略进行网络超参数调优,进一步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好坏作为衡量冷轧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已备受钢铁企业关注。表面缺陷对产品的美观度、舒适度和使用性能等带来不良影响,企业对产品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冷轧带钢生产工艺复杂,影响冷轧带钢表面量的因素众多,如带钢原料问题、设备问题和加工工艺等,最终会在带钢表面出现辊印、划痕、擦伤等不同类型的缺陷。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准确性低、实时性差、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以上问题,在现代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对带钢表面进行图像识别对识别的速度以及精度要求极高,目前有多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带钢缺陷检测方面。如中国专利“CN113628189A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快速带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获取图像,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平滑、增强缺陷细节、提高对比度等处理;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并将子块图像按照顺序进行序号标记,再按照序号依次利用子块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统计子块的灰度级总数、灰度均值、偏态系数SK以及灰度级距离D;利用偏态系数SK和灰度级距离D判断每个子块是否含有划痕缺陷,并对含有缺陷的子块图像进行统计。中国专利“CN107784323A,一种基于局部不相关约束的带钢表面缺陷图像识别分类方法”,用图像预处理后的向量数据点构成矩阵数据X,建立异类局部近邻特征线L(X),然后计算局部同类散度矩阵S和局部异类散度矩阵S,构建局部边距S,建立与局部同类散度矩阵S不相关约束,寻找正交和局部不相关的特征子空间,实现局部边距S的最大化。中国专利“CN103745234A,一种带钢表面缺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获得基准采样图像,构造灰度大小-方向共生矩阵;用K-最近邻和R-最近邻相结合的方法,修剪训练样本集获得多类别分类器模型,借此完成缺陷的自动识别。
上述检测方法大多以传统的算法为主,通过相对复杂的图像处理手段人工调校,针对不同问题要对处理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专利“CN113628189A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快速带钢划痕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案只针对划痕,对于灰度和环境差异跨度大的缺陷可能效果较差,且对于边缘较复杂的大块缺陷方案调整会更复杂;专利“CN107784323A,一种带钢表面缺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CN103745234A,一种带钢表面缺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则有着对噪声敏感及计算量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方法,使用以EfficientNe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的EfficientDet-D4框架,将损失函数更换为CIoU Loss,同时采取数据增强等手段扩充数据,用差分进化算法等方法进行先验框,学习率等参数的调优,来提高模型训练速度,提高对带钢表面缺陷图像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板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带有表面缺陷的板带钢图像,制作样本数据集;
步骤2:构建基于EfficientDet-D4检测框架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
步骤3:将预检测的带钢图像作为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缺陷的位置及种类。
所述步骤1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8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