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AlGaN/GaN HEMT外延薄膜及其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0579.2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艳;鲁德;朱晨岳;周昆楠;戴一航;罗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2;H01L29/205;H01L29/778;H01L21/02;H01L21/335;C23C16/3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基 algan gan hemt 外延 薄膜 及其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硅基AlGaN/GaN HEMT外延薄膜及其生长方法,是在Si衬底上利用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的方法外延生长基于AlGaN/GaN异质结的HEMT外延薄膜。本发明通过在Si衬底上生长缓冲层控制Al组分渐变,并且加入AlGaN/AlN超晶格和AlN/GaN超晶格的双层超晶格缓冲层来降低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实现大尺寸硅基AlGaN/GaN HEMT外延薄膜的生长,得到高质量的AlGaN/GaN异质结,获得高浓度高迁移率的二维电子气(2DE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生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高质量硅基AlGaN/GaN HEMT外延薄膜及其生长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世界能源消耗的稳定增长。在未来的20年里,全球的能源消耗预计将增加40%,届时电力将覆盖最大比例的能源使用(高达60%)。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电子学作为专用于电力控制和管理的技术,在优化电力电子器件特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至今,硅(Si)材料在半导体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半导体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主要作用,目前成熟的Si基产品约占电力电子器件市场份额的87%。由于Si材料自身理论极限较低,无法满足当下低能耗的需求,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具有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度、高击穿场强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以GaN和SiC为首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低损耗电力电子器件的最佳选择,相较于Si基器件在降低导通电阻的同时提高击穿电压,从而全面降低功率损耗。因此,GaN基器件可以在很多重要领域得以应用,包括各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工业应用、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工具等。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由于具有以下优异特性,成为目前研究热点:(1)AlGaN/GaN HEMT异质结界面处二维电子气(2DEG)浓度高,并且由于GaN层作为沟道层而AlGaN层作为势垒层提供电子,在空间上保证了电子与提供电子的杂质互相分离,使得电子迁移率免于杂质散射的影响而大幅度提高。(2)由于GaN基器件宽禁带、耐高温的特性,AlGaN/GaN HEMT能在高温、高电场、大功率状态下工作且直流特性不发生显著退化。
GaN外延生长常用的衬底有氮化镓(GaN)、碳化硅(SiC)、蓝宝石(Al2O3)和硅(Si)。Si衬底价格低廉,大尺寸制备技术成熟,容易获得不同尺寸(2-12英寸)不同类型(n型/p型/高阻)的衬底,并且GaN-on-Si外延片后续器件工艺可与传统的硅器件工艺兼容,大幅降低了工艺研发成本。基于以上这些优点,硅衬底上GaN基HEMT外延迅速成为国内外企业高校的研究热点。
然而,虽然在硅衬底上外延GaN基HEMT外延薄膜有着诸多优势,但是GaN-on-Si的难度很大,面临很多技术问题,比如GaN和Si之间的晶格失配(17%)和热失配(56%)导致厚层GaN龟裂、大尺寸外延片的翘曲控制、Ga原子扩散到Si衬底时发生的回熔腐蚀现象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高质量硅基AlGaN/GaNHEMT外延薄膜及其生长方法,是在硅(111)衬底上利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生长HEMT外延薄膜,旨在通过合理的薄膜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设计生长出Si衬底GaN基HEMT无裂痕高均匀高质量的外延薄膜,通过应力控制层生长高质量高均匀性的AlGaN/GaN异质结获得高浓度高迁移率的二维电子气(2DEG)。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尺寸高质量硅基AlGaN/GaN HEMT外延薄膜,其特点在于:所述HEMT是在Si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形成有2500-3000 nm厚的应力控制层、1200-1500 nm厚的GaN高阻层、250-300 nm厚的GaN沟道层、1-2 nm厚的AlN插入层、20 nm厚的AlGaN势垒层和1-2 nm厚的GaN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0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