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力连接件、含该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1993.1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岗;熊鑫;朱建瑞;徐峰;陆泽磊;宋超杰;赵晓翠;万豪;丁宇航;李徐阳;汤陈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杨小亮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连接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矩形钢板(3)和若干个两端具有外螺纹的螺纹钢筋(4),两块所述矩形钢板(3)直立间距设置于钢梁(8)的表面上、并沿钢梁(8)纵向相对布设,每块所述矩形钢板(3)上沿横向均匀开设有与螺纹钢筋(4)数量和大小相匹配的通孔(31),每个所述螺纹钢筋(4)穿过两块矩形钢板(3)上的对应通孔(31)后,通过紧固螺母(6)将两块矩形钢板(3)及若干个螺纹钢筋(4)连接为一体;
其中,两块所述矩形钢板(3)之间、位于钢梁(8)的表面上沿纵向焊接有多排不同规格的栓钉,每一单排所采用的栓钉规格相同且呈等距分布,位于中排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直径大于两侧排所采用的第二栓钉(1)直径,中排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通过箍筋(5)套接在一起,且所述箍筋(5)搭设在螺纹钢筋(4)的表面上;
所述矩形钢板(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缺口(32),且所述矩形钢板(3)的两侧面底部、避开缺口(32)处均铺设有弹性层(7),用于减小矩形钢板(1)的抗剪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板(3)上相邻通孔(31)之间的中心距与横向相邻栓钉的中心距相同,且每个通孔(31)的轴线均位于横向相邻栓钉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矩形钢板(3)之间、位于钢梁(8)的表面上沿纵向焊接有四排栓钉,每块矩形钢板(3)上开设有三个通孔(31)和两个缺口(32);
其中,中间两排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直径相同,其余两排所采用的第二栓钉(1)直径相同,且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规格大于第二栓钉(1)一至两个型号;
中间两排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上,每排均绑定有箍筋(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缺口(32)均设置于相邻通孔(31)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栓钉均通过电弧螺柱焊接技术焊接在钢梁(8)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板(3)焊接在钢梁(8)的表面上,且仅在矩形钢板(3)根部长边方向施焊。
7.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剪力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8)和设于其顶部的混凝土板(9),所述钢梁(8)上翼缘板表面沿纵向间距布设有若干个剪力连接件,所述混凝土板(9)通过剪力连接件与钢梁(8)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混凝土板(9)在与钢梁(8)的连接处、预留有若干个剪力槽孔(91),所述剪力连接件对应设于该剪力槽孔(91)中,且通过在所述剪力槽孔(91)中浇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钢梁(8)和混凝土板(9)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9)底部与钢梁(8)和剪力连接件结合处的厚度大于两侧平面厚度,且混凝土板(9)底部结合处与两侧平面通过梗腋(92)过渡连接。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钢梁(8)上翼缘板表面上制作剪力连接件
具体的,采用电弧螺柱焊接技术将第二栓钉(1)和第一栓钉(2)按照设定要求焊接在钢梁(8)上翼缘板表面上;再将矩形钢板(3)焊接于钢梁(8)上翼缘板表面上、且位于第二栓钉(1)和第一栓钉(2)的两侧,焊接时,仅在矩形钢板(3)底部长边方向施焊,短边不必焊接;然后将弹性层(7)粘贴在矩形钢板(3)的两侧面底部;再将两端具有外螺纹的螺纹钢筋(4)穿过两块矩形钢板(3)上的对应通孔(31)后,并旋紧紧固螺母(6);最后再将箍筋(5)绑接在中间两排所采用的第一栓钉(2)上,所述箍筋(5)搭设在螺纹钢筋(4)的表面上;
步骤二、将钢梁(8)和剪力连接件与混凝土板(9)浇注为一体
将混凝土板(9)置于钢梁(8)顶部,且使混凝土板(9)上预留的若干个剪力槽孔(91)与钢梁(8)上翼缘板上设置的多个剪力连接件位置一一对应,最后在每个剪力槽孔(91)中浇注高性能混凝土,即形成钢-混组合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19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