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cAlMgO4 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1781.2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钟玉煌;张海涛;许彬;潘华;陆羽;蒲小东;王素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C30B25/16;C30B25/18;C30B29/40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calmg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cAlMgO4衬底的GaN外延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ScAlMgO4衬底,缓冲层,GaN 3D岛状生长层,GaN 2D层状生长层和HT‑GaN生长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明显降低GaN薄膜的缺陷密度,获得高质量的GaN外延结构,且制作过程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cAlMgO4衬底的GaN外延结构。
背景技术
GaN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宽的直接带隙、强的原子键、高的热导率、化学稳定性好(几乎不被任何酸腐蚀)等性质和强的抗辐照能力,在光电子、高温大功率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长期以来由于GaN材料与Si、蓝宝石等衬底材料的晶格失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GaN外延片的非辐射缺陷密度相当高。
与其它传统衬底材料相比,铝镁酸钪(ScAlMgO4)与氮化镓的晶格失配率约1.8%,热膨胀系数失配也比其它传统衬底材料低,是一种理想的氮化镓外延生长衬底,但现有以铝镁酸钪为衬底外延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报道相对较少。如专利文献CN106158592A公开了一种生长在铝酸镁钪衬底上的Ga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依次在铝酸镁钪衬底上生长GaN缓冲层、GaN形核层,GaN非晶层和GaN薄膜,获得高质量的GaN薄膜。又如专利文献CN113035689A公开了一种氮化镓单结晶基板的制造方法,其通过MOCVD方法在ScAlMgO4基板上低温生长GaN系缓冲层,在作为第二阶段生长的GaN系缓冲层上通过HVPE法高温生长GaN单晶层,经过切片、研磨抛光、清洗,实现无位错、无结晶缺陷的高品质GaN结晶基板。但采用上述现有技术在ScAlMgO4基板上生长的GaN薄膜质量并不太理想,GaN XRD(002)和(102)的半峰宽高达300arcsec以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cAlMgO4衬底的GaN外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cAlMgO4衬底的GaN外延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的ScAlMgO4衬底,缓冲层,GaN 3D岛状生长层,GaN 2D层状生长层和HT-GaN生长层。
优选地,所述ScAlMgO4衬底以(001)面偏(110)面0~0.3度为外延面。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AlN、InAlGaN、GaN或AlGaN缓冲层。
更优选地,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nm~100nm。
优选地,所述GaN 3D岛状生长层的厚度为200nm~1200nm。
优选地,所述GaN 2D层状生长层的厚度为1000nm~3000nm。超过3000nm会导致外延结构翘曲,低于1000nm会显著增加外延结构的缺陷密度。
更优选地,GaN 2D层状生长层中所述GaN为掺杂或不掺杂的GaN,掺杂浓度为1E15cm-3~3E19cm-3。
优选地,所述HT-GaN生长层的厚度为1000nm~5000nm。
更优选地,HT-GaN生长层中所述GaN为掺杂或不掺杂的GaN,掺杂浓度为1E15cm-3~3E19cm-3。
上述GaN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ScAlMgO4衬底表面外延生长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吴越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