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检测引物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4768.6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虞斌;朱琦;王晶;张玢;周燕;王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行知康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3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2 q11 缺失 重复 检测 引物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检测引物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其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4所示序列的12对引物P1‑P12。本申请针对染色体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对序列进行分析,平衡各序列之间的稳定性、反应条件、扩增效率、灵敏性等因素,对染色体22q11进行区域划分,设计了12对引物和探针。在保证引物的扩增效率的同时,避免引物之间的交叉影响,同时具有极高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的引物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2q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指22号染色体22q11.21~q11.23微小缺失/重复所造成的临床症候群。一般的发病概率为1/4000,男女发病无差异。这一段缺失/重复因涉及多个遗传性基因,不同的基因异常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略有差异。主要有:DiGeorge综合征;腭心面综合征(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VCFS);先天性异常面容综合征等。微缺失/微重复的范围大约在1.5Mb至3Mb不一(覆盖基因20-30个),一般来说该缺失/重复大部分为新发变异(占94%),也有部分为遗传性(占6%)。
该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最主要临床表现有:心脏缺陷、胸腺发育不全、咽腭闭锁不全伴腭裂、甲状旁腺发育不全版低钙血症、异常面容等。但在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方面来说还算是正常的,通常有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较正常人慢,智商位于正常范围,1/3有说话延迟,少部分有严重智力缺陷,在抽象理解能力方面有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习方面有困难。总体来说,大部分患者发育倾向于正常水平,学习有轻微障碍。
检测22q11微缺失/微重复的方法目前有多种,主要有染色体核型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Southern杂交以及FISH、基因芯片技术等方法,其中以FISH方法最为灵敏、可靠,已被运用于临床诊断,但由于成本高、耗时长、技术难度高等原因,还不能成为大范围高危人群的筛查手段。染色体核型分析包括普通带型分析和高分辨技术,它不仅可以检测22q11微缺失/微重复,还可以同时观察其他的染色体异常,且技术成熟,操作简单,但检出率仅为10%~20%。基因芯片技术用gDNA克隆或cDNAs微阵列代替中期染色体铺片作为杂交靶,用微阵列每个靶点上的两种信号的荧光比例反映待测基因组DNA在相应的序列或基因上的拷贝数变化。此技术可以自动化操作,具有灵敏度和准确是高,实现了自动化和程序化等优点,但也存在价格高、需一定量的特殊设备及需要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等限制,不能被广泛的应用。由于以上技术都各自存在局限性,使其无法成为临床常用的或可信的诊断手段。微卫星DNA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具有高度多态性、遗传稳定性高等优点,在22q11区域内选取这些微卫星DNA标记,进行PCR扩增,可以快速、低成本的检出微小缺失/重复,并大致界定缺失范围。但缺点是必须有双亲的DNA样本,多态信息量不高时难以下诊断性结论;并且在进行PCR扩增时,存在等位基因丢失现象,需要反复验证结果,因此经典的PCR-STR方法是一种快速筛查方法,但对筛查出的阳性病例还需用FISH、基因芯片技术等其它检测方法进一步确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检测引物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能以较低的成本精准地进行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得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22q11微缺失和/或微重复的引物组,所述引物组包括12对引物:
P1,包括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P2,包括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P3,包括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行知康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行知康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4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