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树脂片式电感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45465.5 | 申请日: | 2022-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8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苑明;何知聪;卓晓煌;王守绪;方建荣;何为;王翀;周国云;洪延;杨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17/00;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电感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树脂片式电感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第一线圈和第一层电极,然后贴膜、曝光、显影、电镀制作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用前步骤相同的方法制作第二线圈和第三层电极、第二铜柱和第四层电极;以第一线圈、第一铜柱、第二线圈、第二铜柱的交替结构为基本单元,循环向上制作可得到全树脂片式电感;相对于传统的片式电感制作方法,本发明大大简化了制作流程,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本发明制得的片式电感实现了L型端电极与线圈一体化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树脂片式电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器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储存起来,在电路中起储能、滤波、谐振的作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通信设备的高集成度、轻薄化使得电子元器件也向着小型化发展,电感元件的片式化也是减小产品体积和提高组装效率的必然趋势。片式电感分为绕线型和叠层型两大类。绕线型电感器是将细的导线绕在软磁铁氧体磁芯上制成,外层一般用树脂封固。其工艺继承性强,但体积小型化有限。而片式叠层电感器则不用绕线,是用铁氧体浆料和导体浆料交替印刷、叠层、烧结,形成闭合磁路;它采用先进的厚膜多层钝化技术和叠层生产工艺,实现了超小型表面安装。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较为复杂,电感可靠性较差,不能实现线圈和电极一体化制作,而且不能继续减小片式电感的尺寸,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工艺进行制作。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功率电感器的制作方法》(申请号为CN201910078314.6)公开了一种绕线工艺与多层印刷技术相结合的片式电感制作方法。该方法无需经过高温烧结即可制成多层片式电感,但是电感尺寸的缩减有限。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式电感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为CN201811209431.3)公开了一种交替形成绝缘层和图案化金属结构的制作方法,能实现片式电感的小型化以及电感尺寸的精确控制。该方法中的绝缘层需要制作通孔结构以连接相邻层的电感线圈,这使得制作流程非常复杂,而且不能保证通孔金属和线圈连接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文所述,针对现有片式电感工艺流程复杂,无法继续缩小尺寸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树脂片式电感的制作方法,通过加成法制作线圈线路和电极图形,简化了片式电感的制作流程,同时实现了端电极一体化制作。此外,使用加成法可以制作精细线路,能实现片式电感尺寸的进一步减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树脂片式电感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形成第一层图形,所述第一层图形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层电极,图形制作选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
方法1:使用喷墨打印的方法将催化油墨喷涂在第一基板101上,然后进行化学镀,在油墨区域形成第一线圈和第一层电极,得到具有第一线圈304的第二基板102;
方法2:在第一基板101上形成一层厚度为2μm种子层,然后在种子层上进行贴膜、曝光、显影,将线圈和电极所在区域暴露出来,通过电镀的方式将线圈和电极区域的图形加厚,退膜后得到含有种子层和第一线圈的第二基板102;
步骤(2):制作第二层图形,所述第二层图形包括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分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采用步骤(1)中的方法1制作第一线圈和第一层电极后,在第二基板102图形面进行贴膜、曝光、显影,将铜柱和电极图形的区域暴露出来,电镀生长出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得到第三基板103;在第三基板103图形面形成树脂层,随后进行研磨,使得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图形顶部暴露出来;
情况2:采用步骤(1)中的方法2制作第一层图形后,在第二基板102图形面进行贴膜、曝光、显影,将铜柱和电极图形的区域暴露出来,通过电镀生长出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所述第二层电极是在第一层电极上直接电镀生长而成;退膜后进行差分蚀刻,将种子层蚀刻完后得到第三基板103;在第三基板103图形面形成树脂层,随后进行研磨,使得第一铜柱和第二层电极图形顶部暴露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装配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全封闭导料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