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2370.8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勇;毕永贤;孔德承;周浩淼;代晓艳;于亚鹏;胡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46;A61K8/34;A61Q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章琪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晒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防晒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鲨肝醇0.5~2份、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05~0.3份、小分子黄芪多糖0.3~1份和微晶纤维素0.5~5份。防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GTCC与鲨肝醇混合加热至70~90℃,混合均匀后加入聚甘油‑10月桂酸酯,得A相;将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水溶性的小分子黄芪多糖和微晶纤维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70~90℃,高速均质,得B相;将A相与B相充分混合分散,即得防晒组合物。本发明具有防晒功效佳、有效保护皮肤细胞DNA完整度、肤感舒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晒组合物,特别是一种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光辐照的紫外线对皮肤起伤害作用,根据波长它们会侵入到不同的深度的皮肤中,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320~400nm的波长区称为A区(UVA);280~320nm的波长区称为B区(UVB);180~280nm的短波区称为C区(UVC)。在UVB范围的较短波长的射线(波长:280-320nm)到达人体最外面的皮肤层,对皮肤作用力最强,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使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和蜕皮等炎症,并且还有一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而现有的化学防晒剂,存在紫外线吸收效果较差、吸收效率较低的问题,使用时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重复涂抹。同时,化学防晒剂光照后会发生光学反应,容易导致皮炎或过敏等风险,安全性低。此外,现有的物理防晒剂中包含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锌等物理防晒成分,这些细小的粒子虽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阻挡层并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容易在皮肤表面沉积成白色层而脱落,使用过多还会造成毛孔的堵塞,肤感较差。
另外,黄芪多糖是黄芪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和调节微生态系统等生物活性。但是由于黄芪多糖本身的分子量从小到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导致了黄芪多糖本身的质量并不稳定,限制了这一原料在化妆品开发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防晒功效佳、有效保护皮肤细胞DNA完整度、肤感舒适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晒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鲨肝醇0.5~2份、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05~0.3份、小分子黄芪多糖0.3~1份和微晶纤维素0.5~5份。
前述的一种防晒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鲨肝醇1~1.5份、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15~0.25份、小分子黄芪多糖0.5~0.8份和微晶纤维素1.5~2.5份。
前述的一种防晒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鲨肝醇1.2份、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2份、小分子黄芪多糖0.6份和微晶纤维素2份。
前述的一种防晒组合物中,所述小分子黄芪多糖的分子量为100~300kDa。
前述的一种防晒组合物中,所述微晶纤维素的折光率>70%,微晶纤维素的微晶尺寸为100~250nm,微晶纤维素的团聚尺寸为1~50μm。
一种防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重量份数为2~5份的GTCC与0.5~2份的鲨肝醇混合加热至70~90℃,混合均匀后加入0.1-1.0份的聚甘油-10月桂酸酯,得A相;
S2、将重量份数为0.05~0.3份的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3~1份的水溶性的小分子黄芪多糖和0.5~5份的微晶纤维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70~90℃,6000~10000rpm高速均质15~30min,得B相;
S3、将A相与B相充分混合分散,即得防晒组合物。
前述的一种防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升温速率为2~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