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5921.1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罗长志;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25;G06V10/40;G06K9/62;G06N3/04;G06N3/08;G06T5/00;G06T7/136;G06T7/194 |
代理公司: | 襄阳蒲公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6 | 代理人: | 汤天鹏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组件 间距 不良 缺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为:
步骤1:定位电池片的位置,并截取电池片之间的ROI区域;
步骤2: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ROI图像块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语义分割,即对每个像素二分类,判断其为前景还是背景;
步骤3:对网络输出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并计算电池片之间的距离;
步骤4:将计算得到的各个电池片的间距和设定的阈值比较,如果超出阈值,则判定电池片的间距存在异常,反之判定为正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的ROI区域提取方法为:
(1)通过去噪、轮廓提取方法提取出每个电池片的轮廓;
(2)获得粗略的电池片位置信息;
(3)根据定位的电池片位置,截取每两个电池片之间的区域作为ROI区域;
(4)对水平方向的ROI图像块进行90度旋转操作,以得到统一的垂直电池片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UNet分割网络提取图像特征,输出光伏组件的语义分割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步骤3中的网络输出结果中表征前景概率的特征图,将特征图二值化并缩放到输入图像大小,得到图像分割的掩码结果图,计算掩码中前景目标的高度,得到两电池片之间以像素值为单位的距离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4进一步的方法为提前设定阈值区间:[a,b],计算采集图像的像素值与毫米之间的比值,将像素值距离换算为以毫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d,如果计算得到的距离d超出阈值区间,即d≤a或d≥b,则判定其存在间距不良缺陷,否则为正常样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间距不良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4中阈值设定方法为:
S1、统计分析正常样本的距离阈值区间;离线采集大量的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执行上述步骤1到步骤3,得到正常样本阈值区间[ap,bp],异常样本阈值区间(0,an)和(bn,+∞),则容易得到an≤a≤ap≤bp≤b≤bn;
S2、做区间映射,即将度量方法计算得到的距离映射到毫米度量空间中;任取一样本,假定其经过步骤1到步骤3计算得到的间距为x,现将其映射到毫米度量空间中,记映射后的距离为x;若采用正常样本做阈值区间映射,即将[ap,bp]映射到区间[a,b]中,则按照此映射方式可以得到x为正样本的条件为:即同理可以得到采用异常样本做阈值区间映射得到的x为正样本的条件为:
S3、阈值区间校正;对阈值区间做了如下校正:
即最终采用阈值区间取代阈值区间[a,b]来做缺陷判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聚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59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