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246.0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邓鹏;邱康;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70;C12P17/12;C12P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周芸婵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转氨酶 及其 制备 尼拉帕利 手性 中间体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重组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转氨酶来源于分支杆菌属(Arthrobactersp)KNK168的编号AT31转氨酶;其中,所述AT31转氨酶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如SEQ No.1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转氨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包括SEQ No.1所示的转氨酶基因的质粒和pET28a载体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双酶切片段,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表达质粒AT31-pet28a;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AT31-pet28a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即可获得基因工程菌株E.coliBL21(DE3)/AT31-pet28a;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基因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AT31-pet28a接种至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当培养液的光密度OD600达到0.5~0.8时,加入终浓度为0.05~1.2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10~40℃,即可表达所述的重组转氨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转氨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中的应用。
4.一种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溴苯与琥珀酸酐混合,冰浴降温至2-5℃;然后加入三氯化铝,室温反应3~6h,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制得4-(4-溴苯基)-4-氧丁酸;其中,溴苯、琥珀酸酐和三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80~200:15~25:45~60;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4-(4-溴苯基)-4-氧丁酸和4-二甲氨基吡啶加入醇类溶剂中溶解后冰浴,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用醇类溶剂溶解后缓慢滴加入反应液,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制得4-(4-溴苯基)-4-氧代丁酸异丙酯;其中,4-(4-溴苯基)-4-氧丁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15~25:3~8:0.1~1;
步骤(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NaH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1有机溶剂搅拌溶解;取Me3SOI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缓慢加入至NaH溶液中,制备叶立德试剂;将步骤(2)所得的4-(4-溴苯基)-4-氧代丁酸异丙酯用有机溶剂溶解后缓慢加入至所述叶立德试剂中,室温反应10~15min,升温至50~70℃反应25~55min;反应完成后分离纯化,制得4-(4-溴苯基)-5-氧代丁酸异丙酯;
步骤(4):以步骤(3)所得的4-(4-溴苯基)-5-氧代丁酸异丙酯为反应底物,上述重组转氨酶作为生物催化酶和吡哆醛-5-磷酸酯为辅酶,i-PrNH2为胺供体,酶法催化制得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其中,4-(4-溴苯基)-4-氧代丁酸异丙酯、重组转氨酶、吡哆醛-5-磷酸酯和i-PrNH2的质量比为1:50~1:5~0.01~0.1:1: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溴苯、琥珀酸酐和三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88:20:5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4-(4-溴苯基)-4-氧丁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的质量比优选为20:4.8:0.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醇类溶剂包括乙醇、甲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5-(4-溴苯基)哌啶-2-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4-(4-溴苯基)-4-氧代丁酸异丙酯、重组转氨酶、吡哆醛-5-磷酸酯和i-PrNH2的质量比为1:50~1:5~0.01~0.1: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助力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字化服务的漏洞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