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134.0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5/54;B64C27/50;B64D27/24;B64C9/00;B63B35/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鹏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牵引 视距 探测 通信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水面舰船搭载卷扬机,以复合缆绳牵引装载有风力发电机、光学探测与通信载荷、微波探测与通信载荷的水上自转旋翼机升空进行超视距探测与通信,执行水面系泊和水面航行任务,起飞任务,滞空任务,以及降落任务,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采用船身式结构,在所述机身上无专用的发动机和驱动动力系统,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翼为上单翼结构,每侧机翼下方对称各安装有辅助浮筒,每侧机翼顶端均安装有一部风力发电机,在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的上方安装有自转旋翼,机身尾部配置有方向舵和升降舵,所述卷扬机安装在所述水面舰船尾部,并通过所述复合缆绳连接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在风力发电状态下,能够绕其在机翼上的安装面旋转,调整螺旋桨与气流方向的夹角,使螺旋桨受到的风驱动力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具备折叠和展开两种状态,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处于展开状态,在水面系泊和水面航行时处于折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浮筒为产生浮力的船形结构,底部高于机身底部,在平静水面停泊时,辅助浮筒不与水面接触,当水面风浪较大或水面起降阶段,机身剧烈左右摇摆,辅助浮筒接触水面而产生向上浮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配备有蓄电池及供配电模块,用于存储由风力发电机输送的电能,并向用电设备输出所需品质和功率要求的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配备自动驾驶系统,根据水上自转旋翼机运动姿态和舰船的指令,控制方向舵、升降舵转动,调整水上自转旋翼机水平方向及俯仰方向运动姿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能够自主断开与复合缆绳的物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由舰船牵引起飞及在空中长时间滞空,或在升空后,舰船锚泊停止航行状态依靠风力实现长时间滞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在水面系泊、水面航行及空中飞行阶段依靠风力、舰船牵引形成的气流驱动产生电能为机上设备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能够按指令形成足够的力矩收放和锁紧复合缆绳。
11.一种水上牵引式超视距探测与通信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提供一水面舰船搭载卷扬机与水上自转旋翼机,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采用船身式结构,在所述机身上无专用的发动机和驱动动力系统,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翼为上单翼结构,每侧机翼下方对称各安装有辅助浮筒,每侧机翼顶端均安装有一部风力发电机,在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的上方安装有自转旋翼,机身尾部配置有方向舵和升降舵,所述卷扬机安装在所述水面舰船尾部,并通过所述复合缆绳连接所述水上自转旋翼机的机身头部;
然后,以复合缆绳牵引装载有风力发电机、光学探测与通信载荷、微波探测与通信载荷的水上自转旋翼机升空进行超视距探测与通信,执行水面系泊和水面航行任务,起飞任务,滞空任务,和降落任务,风力发电机全程依靠风力、舰船牵引形成的气流驱动产生电能为机上设备供电,所述光学探测与通信载荷、微波探测与通信载荷利用自身所处的高度优势,实现超视距对海探测及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1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