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增湿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组合件、电堆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9564.3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畅;张彬彬;徐丽;郝婉岑;李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氢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4029;H01M8/04082;H01M8/04119;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玉莹;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燃料电池 极板 组合 系统 | ||
1.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组合件包括叠放的阴极板(2)和阳极板(1),所述阴极板(2)为多孔石墨板;所述多孔石墨板的外侧设有空气流场,内侧设有冷却水流场;所述阳极板(1)的外侧设有氢气流场,内侧设有或不设有冷却水流场;所述多孔石墨板的冷却水流场与阳极板(1)的板体或阳极板(1)的冷却水流场合围形成冷却水流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石墨板的孔径为0.05-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石墨板和阳极板(1)分别设有氢气通孔一和氢气通孔二,组装后形成氢气公共管道;所述氢气通孔一的外周进行气密性处理,使氢气与多孔石墨板相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处理方式包括:在所述氢气通孔一的外周设置内衬件(9)、灌注密封胶或设置密封胶垫(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1)为金属板。
6.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13),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3)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3)设有内循环水管路和外循环液管路;所述内循环水管路的一端与燃料电池电堆(13)的内循环水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燃料电池电堆(13)的内循环水入口相连,并沿内循环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内循环水泵(14)、去离子器(15)和换热器(17),所述去离子器(15)的出口与换热器(17)的热源进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17)的热源出口与燃料电池内循环水入口相连通;所述外循环液管路用于对经过换热器(17)的内循环水进行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液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7)的冷源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17)的冷源进口相连,并沿冷源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外循环水泵(18)、净化器(19)和散热器水箱(20),所述外循环液管路还包括外循环膨胀水箱(21),所述外循环膨胀水箱(21)的出口与外循环水泵(18)的入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13)还设有阴极输入管路、阴极输出管路、阳极输入管路和阳极输出管路;所述阴极输入管路沿气体输入方向依次设有空气滤清器(22)和空压机(23);所述阴极输出管路设有内循环水箱(16),所述内循环水箱(16)的出口与内循环水泵(14)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内循环水箱(16)还设有多余水排出支路,所述多余水排出支路上沿水排出方向依次设有阀门(24)和消音器(25);所述阳极输入管路沿气体输入方向依次设有控制阀(27)和氢循环器(28);所述阳极输出管路沿气体输出方向设有氢气尾排阀(29),所述氢气尾排阀(29)的前端设有支路与氢循环器(28)的入口相连。
10.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双极板组合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所述多孔石墨板作为阻气导水板,燃料电池电堆(13)通入循环冷却水后,冷却水浸入多孔石墨板的孔道内形成湿密封,同时对膜电极(3)增湿,使膜电极(3)处于浸润状态;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电池电堆(13)内空气腔内的空气压力高于燃料电池电堆(13)内循环冷却水压力,电化学反应生成水通过阴极多孔石墨板排至冷却水流道(7),随冷却水带出燃料电池电堆(13);燃料电池停车后,多孔石墨板中的水通过空气腔内的空气压至冷却水流道(7)后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氢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氢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95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