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仁油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2890.1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4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唐小月;周春卡;吴彩娥;温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A61K9/06;A61P17/02;C12P21/06;C07K1/34;C12P19/14;C12P19/00;A61K36/736;A61K3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仁 烫伤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烫伤膏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杏仁油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1)将杏仁与蛋白酶进行反应,离心,上层液为甜杏仁油;下层液过滤,干燥,得杏仁多肽;2)将杏果肉与多糖水解酶进行反应,得杏低聚糖;3)将杏仁油与脂肪酶进行反应,加入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和杏低聚糖,继续反应,得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4)将杏仁多肽和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分别配成分散液;在搅拌的条件下,杏仁多肽分散液和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分散液混合,过滤膜,得杏仁油烫伤膏。本发明的烫伤膏能防止感染,调节皮下组织脂肪、糖和蛋白代谢平衡,从而在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减少疤痕的形成。本发明的烫伤膏用于制备防治烫伤以及修复疤痕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杏仁油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由于火焰、高温蒸汽或液体等导致的组织损伤,主要是皮肤或粘膜,严重可伤及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疼痛、皮肤红肿、水疱、破损等。创面处理和及时施药可有效减轻继续损伤,并加速恢复,但用药不当,不仅延缓恢复,而且会产生疤痕。疤痕是由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使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功能平衡紊乱,导致疤痕胶原纤维的堆积和排列异常形成的。常用的药物包括防感染药和去腐生肌药等,如抗生素、一些活血化瘀和滋补中药等,并不能改变胶原蛋白的代谢平衡,所以即使控制炎症和促进增生,但不一定能消除疤痕。
杏仁油具有保护肌肤的作用,CN104288828A、CN105169463A公开了一种含有杏仁油的敷料,可用于治疗烫伤,但是单纯油脂只有隔离空气防止伤口感染作用,不能从皮下组织营养代谢方面改善受伤组织的微环境。
将杏仁油与杏仁中其他成分重新装配,以制备改善烧烫伤组织代谢微环境,以加速修复减少疤痕产生的药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仁油烫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仁油烫伤膏在制备防治烫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杏仁油烫伤膏,是以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为壳,杏仁多肽为核组成的纳米乳膏。
所述杏仁油烫伤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pH5-9缓冲液中,将杏仁与蛋白酶进行反应,离心,上层液为甜杏仁油;下层液膜过滤,将滤液干燥,获得杏仁多肽;所述蛋白酶优选固定化蛋白酶;固定化蛋白酶的用量为杏仁质量的1-10%;所述缓冲液的用量为杏仁质量的8-30倍;所述反应的条件为40-60℃反应1-3h;所述离心的条件为3000-5000转/min离心30-60min;所述膜过滤是指用截留分子量5-20kDa的膜过滤;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时间为24-48h,冷冻干燥的温度为-20~-50℃;
2)在pH5-9缓冲液中,将杏果肉与多糖水解酶进行反应,过滤,将滤液干燥,获得杏低聚糖;所述多糖水解酶为固定化多糖水解酶(即将多糖水解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化多糖水解酶的用量为杏果肉质量的0.5-5%;所述缓冲液的用量为杏果肉质量的8-30倍;所述反应的条件为40-60℃反应1-3h;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冷冻干燥的时间为24-48h,冷冻干燥的温度为-20~-50℃;
3)在pH5-9缓冲液中,将杏仁油与脂肪酶进行反应,加入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和杏低聚糖,继续反应,静置,上层液干燥,获得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
4)采用缓冲液将杏仁多肽和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分别配成分散液;在搅拌的条件下,杏仁多肽分散液和杏仁油杏低聚糖结合物分散液混合,过滤膜,干燥,获得杏仁油烫伤膏。
步骤1)~步骤4)中所述缓冲液独自为醋酸缓冲液、磷酸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中的一种。
步骤1)中杏仁在使用前进行粉碎过10-3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2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