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膜醭毕赤酵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7147.3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艳;孟晓;周子莹;李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01N63/32;A01P3/00;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戴嵩玮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膜醭毕赤 酵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膜醭毕赤酵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M24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69。该菌株分离自中国西藏地区野生葡萄,已于2021年8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发明还公开了膜醭毕赤酵母M24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及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应用在玉米采后储存领域中,防治玉米中禾谷镰刀菌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膜醭毕赤酵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玉米赤霉茎腐病等农作物危害的重要病原真菌。近年来,禾谷镰刀菌感染引起的赤霉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该病原菌还会产生大量真菌毒素污染粮食,给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禾谷镰刀菌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一般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相比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更加绿色环保,更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例如,应用绿木霉和细菌防治由瓜果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苗期盆栽试验表明,细菌拌种、木霉菌拌种和木霉菌穴施配合细菌拌种对两种病菌的防效较明显(陈捷,宋佐衡.玉米茎腐病生物防治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 1994,20(3):3)。
目前还没有关于膜醭毕赤酵母用于防治禾谷镰刀菌的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膜醭毕赤酵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膜醭毕赤酵母能够高效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及毒素合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膜醭毕赤酵母M24,拉丁文名称为Pichia membranaefacien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6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方案所述膜醭毕赤酵母M24的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膜醭毕赤酵母M24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得到菌剂。
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6~28℃;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0~24h。
优选的,所述膜醭毕赤酵母M24的初始接种浓度为1×104~1×108cells/mL。
优选的,所述膜醭毕赤酵母M24的初始接种浓度为1×106cells/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杀菌产品,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膜醭毕赤酵母M24或者所述的菌剂或者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或者所述的膜醭毕赤酵母 M24发酵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膜醭毕赤酵母M24或者所述的菌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或者所述的杀菌产品在玉米贮藏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膜醭毕赤酵母M24或者所述的菌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或者所述的杀菌产品在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和/或抑制禾谷镰刀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利用膜醭毕赤酵母M24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熏蒸的方式作用于生物样品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7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