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70951.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5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张玉华;熊龙辉;田新宇;杨冯军;李忠;黄筱妍;马运忠;钟艳春;梅田;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5/00;B61D15/08;B61K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郝博;王天尧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探伤 车检 数据 空间 同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编码器用于:发送编码器信号;空间同步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编码器信号发送至每个检测系统;向每个检测系统发送周期同步信号;检测系统用于:在接收到编码器信号后,对编码器信号进行累加计数;在接收到周期同步信号后,计算同步编码器计数值,将当前的编码器计数值修正为同步编码器计数值,并计算当前检测位置的钢轨片段值,对当前检测数据采集周期的检测数据贴上钢轨片段值标签;在根据当前检测数据查找目标检测系统的对应检测数据时,根据当前检测数据的钢轨片段值标签,获得目标检测系统的对应检测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钢轨探伤车多个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的精确对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钢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影响和限制钢轨使用性能的各种状态,如钢轨内部裂纹、钢轨顶面擦伤、剥离掉块、鱼鳞纹、轨头磨耗、波浪磨耗等。目前对钢轨伤损检测是通过车载式检测系统完成的,如在钢轨探伤作业系统检查钢轨内部裂纹、钢轨轮廓检测系统对钢轨廓形进行检测、轨面高清成像系统对钢轨表面伤损进行检测等。随着工务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各项钢轨伤损状态进行同步检测及数据融合分析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现有的钢轨探伤车上不同的位置安装有钢轨探伤作业系统、电磁检测系统、钢轨轨廓检测系统、轨面高清成像系统等检测系统,见图1,可对钢轨表面、内部伤损进行同步检测。
为实现对钢轨伤损进行多系统检测数据融合分析,需要将各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精确对齐。现有技术仅向各检测系统发送里程同步命令,但由于各系统的传输延迟、存储延迟,造成各系统检测数据在里程同步上难以实现精确对齐,里程偏差较大。例如:探伤车检测速度为80km/h,如果传输延迟时间为0.1秒,则里程偏差约2.2m。各系统的里程信息存储方式也不同,有的在windows系统下待检测数据存储时再粘贴里程信息,有的在Realtime系统下的原始数据中粘贴里程信息,存储延迟可达到1-10秒,里程偏差最大可达到20-200m。
钢轨伤损的尺寸一般<20mm,较大的里程偏差造成多系统间的数据由于无法对齐不能融合分析。因此,目前缺乏一种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系统,以实现钢轨探伤车多个检测系统数据的精确对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系统,用以实现钢轨探伤车多个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的精确对齐,该系统包括:
空间同步单元、分别与所述空间同步单元连接的编码器和多个检测系统,其中,
编码器用于:向空间同步单元发送编码器信号;
空间同步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编码器信号发送至每个检测系统;每隔预设编码器计数值,向每个检测系统发送周期同步信号;
检测系统用于:在接收到编码器信号后,对编码器信号进行累加计数,获得编码器计数值;在接收到周期同步信号后,计算同步编码器计数值,将当前的编码器计数值修正为同步编码器计数值,并计算当前检测位置的钢轨片段值,对当前检测数据采集周期的检测数据贴上钢轨片段值标签;在根据当前检测数据查找目标检测系统的对应检测数据时,根据当前检测数据的钢轨片段值标签,获得目标检测系统的对应检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空间同步方法,用以实现钢轨探伤车多个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的精确对齐,该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编码器信号发送至每个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在接收到编码器信号后,对编码器信号进行累加计数,获得编码器计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70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