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磷腈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3200.5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伟;陈士森;隋家璇;段文升;姚金水;张长斌;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9/02 | 分类号: | C08G79/02;B01J31/06;C07C253/30;C07C255/4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磷腈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磷腈类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其中,Ra为交联剂,Rb为‑N=PR3或为R1、R2、R3、R4各自独立,选自H、C1‑6烷基、C1‑6环烷基、C1‑6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苄基。该化合物带有多个胍基官能团,可作为催化剂使用,能够大大减少催化剂从产物中的分离和纯化的工艺流程,仅仅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回收,并且可以实现回收后的循环利用,且回收后其催化活性变化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磷腈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磷腈类物质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催化领域,虽然磷腈类化合物被研究至今已经很多年,但是其可应用的种类依旧很少,尤其是大多的磷腈类物质均为液相的,在使用之后所需要的后处理步骤较为复杂,且回收后催化活性明显下降。
因此,研究一种能够简化工艺流程、且回收后仍能够保持良好催化活性的磷腈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固体磷腈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带有多个胍基官能团,可作为催化剂使用,能够大大减少催化剂从产物中的分离和纯化的工艺流程,仅仅通过简单的过滤即可回收,并且可以实现回收后的循环利用,且回收后其催化活性变化不大。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磷腈类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结构:
其中,Ra为交联剂,Rb为-N=PR3或为R1、R2、R3、R4各自独立,为H、C1-6烷基、C1-6环烷基、C1-6杂环烷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苄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固体磷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Ⅰ、五氯化磷与式(2)所示化合物接触,之后再与氨气接触,最后与碱溶液进行接触,以便得到式(3)所示化合物;
HN=PR3
式(3);
Ⅱ、六氯环三磷腈与交联剂及缚酸剂接触,得到式(4)所示化合物;
Ⅲ、式(3)化合物、式(4)化合物和缚酸剂接触反应后即可制备得到式(1)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固体磷腈类化合物在有机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优选的,所述有机反应为Knoevenagel反应或Aldol反应。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式至少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述固体磷腈类催化剂一方面在后处理方面更加简便;另一方面可实现重复利用。后处理的简便主要体现在,反应结束之后只需要将催化剂过滤即可,避免了溶解性催化剂从产品中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重复利用的特点使得同一批催化剂得到多次利用,且催化活性基本不受影响,减少了催化剂的浪费以及催化剂分离纯化导致的污染问题,极大的成本优势、环境保护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3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