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和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4136.8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郝荣晖;何川;黄敬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20;H01L21/335;H01L29/778;H01L21/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宜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8 | 代理人: | 王琴;曹玉存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包括:
第一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
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一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带隙不同的带隙以在其间形成异质结;
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方,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接触的底部表面,其中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具有沿着从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底部表面指向顶部表面的方向递减减小的氢浓度;
第一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且与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顶部表面接触;以及
第二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方以界定漂移区。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氢吸收岛,其安置在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Ti、Zr、Ca、Mg、V、Nb、Re或其组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KHCO3、NaHCO3、Li3N或其组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Al-Ni纳米粒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活性炭、石墨化炭纳米纤维、碳纳米管或其组合。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气体水合物。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在内部存储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氢吸收岛包括金属氢化物。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包括从所述底部表面到所述顶部表面递减分布的Mg-H复合物。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氢浓度在所述顶部表面处是水平均一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其安置在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方,其中所述第二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氢浓度沿着所述方向递减减小;以及
第三电极,其安置在所述第二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上,且与所述第二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接触。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带隙大于所述第一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带隙,使得异质结形成有二维电子气(2DEG)区。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带隙小于所述第一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的所述带隙,使得异质结形成有二维空穴气(2DHG)区。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氢吸收薄膜,其安置在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且将所述第一p型掺杂基于氮化物的半导体层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41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