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80001179.0 | 申请日: | 202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郝荣晖;何清源;陈扶;黄敬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氮基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氮基半导体层、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栅极电极、第一和第二源极/漏极(S/D)电极。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上,并且具有从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的顶面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漏电流阻挡部。栅极电极设置于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之上,其中栅极电极在第一和第二漏电流阻挡部之间具有一对相对的边缘。栅极电极的一个边缘与第一漏电流阻挡部分重合。第一漏电流阻挡部位于第一S/D电极和栅极电极之间。第二漏电流阻挡部位于第二S/D电极和栅极电极之间。
技术领域
本揭露总体来说氮基半导体器件。更具体地说,本揭露涉及一种氮基半导体器件,其具有用于改善半导体器件的电气特性的漏电流阻挡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深入研究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高功率开关和高频应用。III族氮基HEMT利用两种不同带隙材料间的异质结界面形成类量子阱结构,可容纳二维电子气(2DEG)区域,满足高功率/频率器件的要求。除了HEMT之外,具有异质结构的器件的示例还包括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HBT)、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etero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HFET)和调制掺杂FETs(modulation-doped FETs,MODFET)。
发明内容
根据本揭露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基半导体器件。氮基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氮基半导体层、第二氮基半导体层、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栅极电极、第一源极/漏极(S/D)电极和第二S/D电极。第二氮基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氮基半导体层上,并且其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基半导体层的带隙。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上,并且具有从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的顶面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漏电流阻挡部。栅极电极设置于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之上,其中栅极电极在第一和第二漏电流阻挡部之间具有一对相对的边缘。栅极电极的一个边缘与第一漏电流阻挡部分重合。第一源极/漏极(S/D)电极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之上,其中第一漏电流阻挡部位于第一S/D电极和栅极电极之间。第二S/D电极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之上,其中第二漏电流阻挡部位于第二S/D电极和栅极电极之间。
根据本揭露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氮基半导体层。在第一氮基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氮基半导体层。在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上形成了一层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覆盖层。在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覆盖层上形成栅极电极。对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进行表面处理,使得至少一部分被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成为漏电流阻挡部,其中在表面处理期间,使用栅极电极作为遮罩。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覆盖层被图案化,以形成比栅极电极宽的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在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上和栅极电极的相对侧上形成两个或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
根据本揭露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氮基半导体器件。一种基于III氮化物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氮基半导体层、第二氮基半导体层、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和两个或更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第二氮基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氮基半导体层上,并且其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基半导体层的带隙。栅极电极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上方。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和栅极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一对漏电流阻挡部,以限制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的其余部分与栅极电极和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之间的界面,其中,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的剩余部分具有的宽度与栅极电极和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之间的界面的宽度实质上相同。两个或更多个源极/漏极(S/D)电极设置于第二氮基半导体层之上,其中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的剩余部分位于S/D电极之间。
通过应用上述配置,掺杂的III-V族半导体层具有从其顶面延伸的漏电流阻挡部,使得产生漏电的概率降低,栅极電極的可靠性提升,从而改进氮基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1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信道估计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目标处置方法和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