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4056.0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堂;陈麒;葛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0L50/70;B60L58/33;H01M8/04029;H01M8/04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料电池船舶,包括:船体,设置有燃料电池模块,所述燃料电池模块设置有散热通道;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船体,所述冷却组件设置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船体外以与外界液体接触。通过冷却组件的冷却液通道与燃料电池模块的散热通道连通形成冷却回路,以使得冷却组件能够吸收燃料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冷却组件至少部分与船体外的外界液体接触,以能够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外界液体中,进而实现将热量传导至船体外的效果,防止热量在船舱中积聚,有利于降低船舱内的环境温度,令人员工作更加舒适并且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涉及燃料电池船舶。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排放标准的逐渐提升,传统的船舶排放污染较大,而燃料电池船舶具有无污染的优点,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氢燃料电池系统大部分采用散热风扇,即风冷的模式散热。在燃料电池船舶的使用环境下,在密闭的船舱内工作采用风冷散热,热量将积聚在船舱中无法散去,导致船舱内的环境温度升高,温度过高时,不利于人员工作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燃料电池船舶,其能够将燃料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船体外的液体,有利于降低船舱内的环境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船舶,包括:船体,设置有燃料电池模块,所述燃料电池模块设置有散热通道;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船体,所述冷却组件设置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船体外以与外界液体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船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冷却组件的冷却液通道与燃料电池模块的散热通道连通形成冷却回路,以使得冷却组件能够吸收燃料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冷却组件至少部分与船体外的外界液体接触,以能够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外界液体中,进而实现将热量传导至船体外的效果,防止热量在船舱中积聚,有利于降低船舱内的环境温度,令人员工作更加舒适并且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液管道以及第一泵体,所述冷却液管道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形成所述冷却回路,所述冷却液管道部分延伸至所述船体外以与外界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泵体设置于所述冷却液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接管以及变径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变径接头与所述冷却液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液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冷却液管道连通,所述冷却液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换热器、第二泵体、进水管、排水管以及第三泵体,所述换热器设置有第一换热通道以及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泵体以及所述散热通道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冷却回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泵体设置于所述进水管或所述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所述船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冷却回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去离子器,所述去离子器设置于所述膨胀水箱内或者所述去离子器与所述冷却回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4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炉富氧循环燃烧炼铁工艺的热风炉
- 下一篇:一种铝材加工用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