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1219.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维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2 | 分类号: | F01L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内燃机 气门 | ||
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涉及到内燃机进气门技术领域,包括气门盘、气门杆、气门导管和调节装置,气门杆的一端上设有气门盘,气门杆上设有气门导管,气门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由第三连接杆、固定环、固定块和轴承构成,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固定环和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气门杆,气门杆与固定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实用,操作简单,不仅便于调节气门间隙,防止气门间隙过大会产生金属敲击声或者气门间隙过小会造成关闭不严导致漏气,而且防止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出现卡顿,影响气门的正常运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内燃机进气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
背景技术
公知的,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intake valve)和排气门(exhaust valve),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然而进气门需要预留气门间隙,气门间隙作用是防止气门金属膨胀时没有伸缩空隙,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导致漏气,气门间隙过大会产生金属敲击声,气门间隙过小会造成关闭不严导致漏气,而且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空隙过大容易导致气门、气门导管与座圈不同心,气门、气门导管与座圈不同心会影响气门的正常运动,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空隙过小一旦出现积碳和油污都会导致气门杆在气门导管运动时导致卡顿,对上述相关技术,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通过在气门杆的一端上设有气门盘,气门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与气门杆活动连接,气门杆上设有气门导管,气门导管与气门杆活动连接,以此来达到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进气门,包括气门盘、气门杆、气门导管和调节装置,气门杆的一端上设有气门盘,气门杆上设有气门导管,气门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由第三连接杆、固定环、固定块和轴承构成,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固定环和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气门杆,气门杆与固定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所述气门杆由螺旋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螺旋杆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螺旋杆相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气门盘,螺旋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螺旋杆相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装置。
所述螺旋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一体结构,螺旋杆的表面为螺旋状结构,螺旋杆上设有气门导管。
所述气门导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贯穿气门导管,气门导管的第二固定孔内壁上设有螺旋凹槽,气门导管套在螺旋杆上。
所述气门盘为圆台状状结构,气门盘的第三表面大于第一表面,气门盘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固定块的上部门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固定块的第一固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壁与固定块相连接,轴承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第二连接杆与固定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固定块的下部面的中间位置上设有螺纹孔,固定块的螺纹孔内设有第三连接杆。
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型凹槽, 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三连接杆在设有外螺纹的一端上设有固定环,第三连接杆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固定块上的螺纹孔相适配。
所述固定环套在第三连接杆上,固定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固定环内壁的内螺纹与第三连接杆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适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维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维纳特气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靶镜外圆和炮管内壁消间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材上料自适应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