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及仿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17484.3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鹏;徐立章;李泽瑞;柴晓玉;陈挑挑;刘君钰;张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7;A01D4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收获 大豆 割台分 段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及仿形方法,包括浮动切割器,所述浮动切割器包括弹簧板、割刀和四杆机构,所述弹簧板安装在割台机架底部,所述四杆机构包括下底板组件、回转臂组件、限位板组件、底槽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槽板安装在弹簧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底槽板内;所述回转臂组件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回转臂组件另一端与下底板组件铰接,所述限位板组件一端与下底板组件铰接,所述限位板组件另一端与底槽板滑动副连接;所述下底板组件上安装割刀,且所述割刀下端始终压在弹簧板上,所述下底板组件与地面接触。本发明降低大豆割台损失,提高大豆机收效率,减轻驾驶员的作业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收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及仿形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在我国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机收大豆过程中割台损失占机械收获总损失的80%,而造成割台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割台离地高度与大豆底荚高度不匹配。采用本装置能够使割台在收获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减少割台损失,并防止割刀铲土造成大豆“泥花脸”现象。
目前大豆收获大多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挠性割台,仿形范围有限。而现有技术中,有利用仿形装置来实现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的仿形系统,但控制系统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进速度过快时,割台高度不能及时调整,也会造成割台损失和割刀铲土现象。所以使用单一的机械式挠性割台或仿形系统来进行大豆收获效果一般,目前没有一种更有效的仿形装置及方法来增强割台仿形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及仿形方法,以解决当前单一机械式挠性割台或仿形系统仿形效果差的问题,降低大豆割台损失,提高大豆机收效率,减轻驾驶员的作业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包括浮动切割器,所述浮动切割器包括弹簧板、割刀和四杆机构,所述弹簧板安装在割台机架底部,所述四杆机构包括下底板组件、回转臂组件、限位板组件、底槽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槽板安装在弹簧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底槽板内;所述回转臂组件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回转臂组件另一端与下底板组件铰接,所述限位板组件一端与下底板组件铰接,所述限位板组件另一端与底槽板滑动副连接;所述下底板组件上安装割刀,且所述割刀下端始终压在弹簧板上,所述下底板组件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下底板组件包括下底板、固定板、回转轴和连接板;所述下底板与地面接触,所述下底板一端安装连接板,所述割刀与连接板连接;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回转臂组件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所述下底板上安装回转轴,所述限位板组件一端与回转轴铰接。
进一步,所述回转臂组件包括回转臂、第一回转套和第二回转套,所述回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回转套和第二回转套,所述第一回转套与安装板铰接,所述第二回转套与固定板铰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组件包括限位板、回转套和菱形限位块,所述限位板一端设有回转套,所述回转套与回转轴转动副配合,所述限位板另一端两侧设有菱形限位块,所述菱形限位块位于底槽板的滑槽内。
进一步,还包括割台离地高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割台离地高度检测装置安装在弹簧板下方,用于检测割台离地高度;所述控制器根据割台离地高度检测装置检测的割台离地高度判断是否控制割台液压缸使割台机架升高。
进一步,所述割台离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扭簧、仿形板和挂耳;
所述仿形板转动副安装在弹簧板底部,所述仿形板与割台机架之间安装扭簧,用于仿形板复位;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仿形板到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之间的角度α;所述挂耳安装在弹簧板底部,当仿形板收起时,通过螺栓与挂耳锁紧。
一种联合收获机大豆割台分段式仿形装置的仿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7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