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2600.8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陈轶;周正伟;刘杰;黄大飞;谢晶晶;刘小飞;孟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0/62;G06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程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上述增程器控制方法包括:首先,整车控制器可在检测到增程器的实际运行参数超过设定的运行阈值之后,确定实际运行参数与运行阈值之间的差值,然后,整车控制器可根据得到的差值,确定对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最后,整车控制器可根据限制系数,向增程器发送运行参数控制指令。从而可避免增程器因超功率运行而损坏,同时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的一种,可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增程器驱动,增加续驶里程。增程器主要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两部分,其中,发动机通过与发电机耦合,可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的电能可继续为汽车供能。
在整车控制器控制增程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增程器在零部件选型上的差异,或者控制过程的不稳定等因素,可能会出现增程器的实际运行参数值与控制指令所指示的不一致的情况。当实际运行参数值与控制指令指示的值之间的差异过大、增程器超功率运行时,可能会造成增程器的损坏,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根据增程器反馈的实际运行参数,调整整车控制器发出的运行参数控制指令,从而避免增程器因超功率运行而损坏,同时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增程器的实际运行参数超过设定的运行阈值之后,确定所述实际运行参数与所述运行阈值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根据所述限制系数,向所述增程器发送运行参数控制指令。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增程器发送运行参数请求;接收所述增程器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请求发送的实际运行参数。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运行阈值包括第一运行阈值以及第二运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运行阈值根据所述整车控制器已下发的运行参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二运行阈值根据所述增程器的设备能力确定;确定所述实际运行参数与所述运行阈值之间的差值,包括:确定所述实际运行参数与所述第一运行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确定所述实际运行参数与所述第二运行阈值之间的第二差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差值在预设时间长度内均大于设定的差值门限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第一限制系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第二限制系数;将所述第一限制系数以及所述第二限制系数中限制等级更高的一个确定为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最终限制系数。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限制系数,向所述增程器发送运行参数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限制系数与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乘积,确定限制后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限制后的运行参数生成运行参数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增程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增程器的实际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和/或发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或发动机的实际扭矩;和/或发电机的实际扭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增程器的实际运行参数超过设定的运行阈值之后,确定所述实际运行参数与所述运行阈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确定对所述实际运行参数的限制系数;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限制系数,向所述增程器发送运行参数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2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磺烷基醚环糊精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对正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