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0902.1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陈鸿;叶煌城;潘定国;袁子良;秘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80 | 分类号: | G06V10/80;G06V20/6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识别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自动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这种工件识别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获取工件的多个视角的景深图像。其中,多个视角包括拍摄有工件的宽度信息的侧面视角。S2、根据侧面视角的景深图像,获取工件的宽度。S5、融合多个视角的景深图像,以获得工件的三维图像。S6、根据三维图像,获取工件的长度和高度。S7、根据工件的宽度,长度和高度,从数据库中获取工件的型号。通过工件的多个角度的景深图像融合得到工件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三维模型的参数从数据库中获取工件的型号,从而识别工件。无需在工件上设置标识,即可对工件进行识别,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件识别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上,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在先技术中,往往是人工通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目测,或者是根据产品上的标识进行识别。
在一些自动化生产线中,通过机器视觉对产品进行识别。其需要在工件上设置标识才能对产品进行识别。而一些产品无法设置标识。因此,无法使用现有的机器视觉方案进行识别。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被大大的抑制。
有鉴于此,申请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件识别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识别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S1、获取工件的多个视角的景深图像。其中,多个视角包括拍摄有工件的宽度信息的侧面视角。
S2、根据侧面视角的景深图像,获取工件的宽度。
S5、融合多个视角的景深图像,以获得工件的三维图像。
S6、根据三维图像,获取工件的长度和高度。
S7、根据工件的宽度,长度和高度,从数据库中获取工件的型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工件为圆角矩形或者跑道形的线圈。
多个视角为四个视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
根据侧面视角的景深图像,获取工件的宽度边缘的轮廓。
根据宽度边缘的轮廓,获取工件的宽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5之前还包括步骤S3和S4:
S3、基于平面度,选取工件顶面的局部区域。其中,平面度根据均方根计算得到。
S4、计算局部区域和工件下方的第一支撑平面的竖直距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5具体包括:
根据竖直距离,融合多个视角的景深图像,以获得工件的三维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6具体包括:
S61、根据三维模型,获取第一俯视图。其中,第一俯视图包含第一支撑平面。
S62、根据竖直距离,过滤第一俯视图中的第一支撑平面,获得工件的顶面的第二俯视图。
S63、二值化第二俯视图,并根据二值化后的第二俯视图,获取工件的长度。其中,长度为第二俯视图中,工件的长度方向的像素数量乘以单位像素对应的距离值得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6还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未经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0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