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平静叶、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8025.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武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F01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10001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平 燃气轮机 航空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静叶、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所述透平静叶包括:静叶本体、中间壁、多个第一柱肋、多个第二柱肋和多个第三柱肋,静叶本体包括吸力壁、压力壁以及由吸力壁和压力壁围成的空腔,空腔包括尾缘区,尾缘区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尾缘区和第二尾缘区,第一尾缘区沿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邻近静叶本体的尾端,第二尾缘区沿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远离静叶本体的尾端;多个第一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第一尾缘区内;中间壁设在第二尾缘区内;多个第二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第二尾缘区,多个第三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第二尾缘区,第二柱肋连接在吸力壁和中间壁之间,第三柱肋连接在压力壁和中间壁之间。本发明的透平静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透平静叶、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静叶是燃气透平中重要组件之一,静叶通常在高温下运行,因此为了保证透平静叶不被高温损坏,需要在透平静叶内设置冷却结构,进而降低透平静叶的温度。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尾缘区域设置有多个柱肋对透平静叶的尾缘部分进行冷却,通过在中弦区域设置有冲击衬套对透平静叶的中弦部分进行冷却,但是在尾缘区域邻近中弦区域的位置无法设置冷却结构,进而使所述区域温度高于其他区域,因此该区域内的透平静叶部分容易烧蚀损坏,降低了透平静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透平静叶包括本体和由本体限定出的空腔,空腔包括前缘区、尾缘区和中弦区,尾缘区包括第一尾缘区和第二尾缘区,其中第二尾缘区位于中弦区和第一尾缘区之间。前缘区通过冲击冷却的方式对透平静叶的前缘部分前缘进行冷却,第一尾缘区通过设置有多个柱肋进而对透平静叶的尾缘部分进行柱肋冷却,中弦区通过冲击衬套进而对透平静叶的尾缘部分进行柱肋冷却。但是在第二尾缘区设置柱肋需要柱肋的长度尺寸较大,进而在透平静叶内制造柱肋的难度过大,不易实现,并且冲击衬套的厚度尺寸大于透平静叶的第二尾缘区的厚度尺寸,进而冲击衬套无法安装在该区域内,因此第二尾缘区内无法设置冷却结构,使该区域内的透平静叶部分容易烧蚀损坏,降低了透平静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透平静叶,该透平静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平静叶包括:静叶本体,所述静叶本体包括吸力壁、压力壁以及由所述吸力壁和所述压力壁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尾缘区,所述尾缘区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尾缘区和第二尾缘区,所述第一尾缘区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邻近所述静叶本体的尾端,所述第二尾缘区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静叶本体的尾端;多个第一柱肋,多个所述第一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所述第一尾缘区内,所述第一柱肋连接在所述吸力壁和所述压力壁之间;中间壁,所述中间壁设在所述第二尾缘区内;以及多个第二柱肋和多个第三柱肋,多个所述第二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所述第二尾缘区,多个所述第三柱肋间隔且均匀地设在所述第二尾缘区,所述第二柱肋连接在所述吸力壁和所述中间壁之间,所述第三柱肋连接在所述压力壁和所述中间壁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平静叶通过在第二尾缘区内设置多个第二柱肋、多个第三柱肋和中间壁,进而使吸力壁和压力壁对应第二尾缘区的部分可以通过柱肋冷却的方法进行冷却,保证吸力壁和压力壁对应第二尾缘区的部分不会过热损坏,因此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平静叶的使用寿命。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透平静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柱肋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肋组,所述第一肋组包括多个第二柱肋,所述第一肋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二柱肋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第三柱肋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肋组,所述第二肋组包括多个第三柱肋,所述第二肋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三柱肋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肋组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肋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肋组沿所述静叶本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8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