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神经毒素的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35691.4 申请日: 2021-11-29
公开(公告)号: CN114177273A 公开(公告)日: 2022-03-15
发明(设计)人: 孙玮;秦正红;王慧雯;刘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8/17 分类号: A61K38/17;A61K9/08;A61K47/02;A61K47/18;A61K47/22;A61P25/00;A61P29/00;A61P25/36;A61P37/06;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周卫赛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神经 毒素 液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神经毒素的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还包括稳定剂和水,所述稳定剂包括氯化钠和氨基酸,液体制剂中氯化钠和氨基酸相互配合,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使得神经毒素的稳定性显著提升,极大缓解了神经毒素的降解,保持神经毒素为95%以上生物活性的时间明显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神经毒素的液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眼镜蛇(Naja atra),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中国香港俗称饭铲头,中国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中华眼镜蛇属于眼镜蛇科,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分布于中国南部、中国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常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多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住宅院内,习惯在白昼活动。中华眼镜蛇体色一般为黑褐或暗褐,背面有或无白色细横纹,成蛇体全长为1.5-2米。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受惊扰时常竖立前半身,颈部平扁扩大,作攻击姿态,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眼镜”状斑纹,咬伤后会迅速分泌蛇毒,刚开始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出现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眼镜蛇毒为眼镜蛇科动物眼镜蛇毒腺分泌的毒液,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剧毒物质,眼镜蛇神经毒素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此外,蛇毒中约含二十多种酶类和毒素,并且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目前可从蛇毒中分离出神经毒素、心脏毒、磷脂酶、眼镜蛇毒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细胞色素、直接溶解因子等活性成分,在临床上可用于抗肿瘤、抗炎、抗血栓、镇痛及移植排斥反应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

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其中蛇毒神经毒素是蛇毒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组分,主要分布在眼镜蛇科、海蛇科及蝰科的响尾蛇蛇毒中,是该类蛇伤人致死的主要成分。随着人们对蛇毒神经毒素深入研究发现,神经毒素可分为3类:突触前神经毒素(β- 神经毒素)、突触后神经毒素(α-神经毒素)和类神经毒素,前两者主要抑制运动终板处的神经肌肉传导,造成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而后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表现出类神经毒活性。通过不断对眼镜蛇α-神经毒素的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其有镇痛、戒毒作用,也有降低免疫排斥抗肿瘤的作用。1936年Macht提出肌肉注射微量眼镜蛇毒具有类似吗啡的中枢镇痛作用。美国Hynson,WestcottDunning公司对眼镜蛇粗毒进行初步分离,制成Cobroxin和Nyloxin两种神经毒素制剂,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恶性肿瘤疼痛和关节痛。这两种药物已列入美国药物局方。自1952年起,我国开展对蛇毒的镇痛作用研究,开发了蛇毒粗毒制剂和蛇毒神经毒素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疼痛,其中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制的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制剂“克痛宁(后改名为科博肽注射液)”为代表,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以及风湿痛、癌症疼痛等顽固性疼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目前镇痛机制还未明确,有多数学者认为神经毒素通过作用于胆碱能系统、内源性阿片系统来缓解恶性肿瘤疼痛、神经性疼痛、顽固性疼痛和关节痛,但也有部分人认为通过补体旁路途径来达到镇痛作用。眼镜蛇神经毒素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小鼠疼痛性刺激阈值,镇痛作用持久且无依赖性、戒断成瘾性等副作用,有望成为媲美美沙酮替代吗啡且无戒断效应的镇痛药物,亦可投入戒毒治疗;神经毒素可在临床上诊断重症肌无力等神经性疾病,治疗神经性疼痛、神经硬化症及急性中毒昏迷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器官移植技术,而器官移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免疫排斥反应。当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时,通常伴随炎症反应的发生,而眼镜蛇毒神经毒素能有效的降低炎症反应,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眼镜蛇毒神经毒素抗免疫排斥可能与其作用于毒蕈碱受体(M 受体)有关,将T细胞抑制在G0/G1期,进而降低细胞免疫的发生。而且还有发现长期给予神经毒素也未发现相关的不良反应,极大可能成为新一代免疫抑制剂;眼镜蛇毒也有抗肿瘤作用,其中的α-神经毒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可诱导肿瘤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但有研究表明,神经毒素可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阻滞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凋亡;亦可通过抑制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触发线粒体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还可通过调节Ca2+,破坏膜结构,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5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