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5264.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舒想;周原;杨贤;马志钦;林春耀;蔡玲珑;靳宇晖;周丹;姜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钟文瀚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vt 电容 单元 击穿 缺陷 试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测CVT在额定电压范围以内的正常运行数据;在所述待测CVT的电容分压器间设置多个控制开关,使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处于预击穿状态;对所述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进行击穿模拟试验,采集击穿时的故障运行数据;将所述正常运行数据与所述故障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生成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结果。本发明提供的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能够模拟运行电压下CVT电容单元击穿的瞬间,并通过示波器及时采集CVT故障信息,以为后续的CVT故障分析提供条件,有利于提高电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VT故障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CVT,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凭借其自身的优选性在11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CVT的稳定运行关乎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一旦CVT发生故障或者缺陷,就可能导致电压测量不准确,引起保护误动等后果,进而给电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CVT缺陷的实时监测及故障预警,现有的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停电预试测量CVT电容量,当电容量的偏差达到一定范围则认为CVT电容单元击穿。但是CVT的停电预试一般3-6年才能进行一次,在预试周期内若出现缺陷就无法及时发现,进而会导致设备故障停运等严重后果。第二种则是等到CVT电容单元击穿到一定程度导致电压偏差较大,后台报警后再进行原因排查。然而,当电压偏差较大时往往已经击穿很多个电容单元,而当电容单元击穿达到一定数量时,容易导致CVT的电容分压器发生崩溃式的击穿,同样会引发设备故障和系统停运的后果。
由此可见,这两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的识别方法均不能及时发现CVT缺陷,而针对导致CVT故障的运行数据也无法有效提取,因此也无法为分析导致CVT缺陷的根本原因提供事实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的识别方法不能及时发现CVT缺陷和提取故障信息,进而导致缺陷发展最终引发设备故障,使电网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方法,包括:
采集待测CVT在额定电压范围以内的正常运行数据;
在所述待测CVT的电容分压器间设置多个控制开关,使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处于预击穿状态;
对所述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进行击穿模拟试验,采集击穿时的故障运行数据;
将所述正常运行数据与所述故障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生成CVT电容单元击穿缺陷试验结果。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采集待测CVT在额定电压范围以内的正常运行数据,包括:
采集待测CVT在额定电压范围以内工作的一次电压波形、二次绕组电压波形以及末屏电流波形。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待测CVT的电容分压器间设置多个控制开关,包括:
将控制开关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电容分压器之间,用于分别模拟电容分压器击穿缺陷,其中,每组设有至少一个控制开关,且两组中的控制开关数量不相等。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使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处于预击穿状态,包括:
在待模拟击穿电容的电极处设置弹性导体,并在所述弹性导体之间设置绝缘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多个待模拟击穿电容进行击穿模拟试验,包括:
在待测CVT的高压端施加运行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