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炎症性肠病标志微生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1885.0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周斌;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锐翌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Q1/14;C12Q1/02;C12Q1/689;C12R1/01;C12R1/46;C12R1/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花丽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团结路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炎症 性肠病 标志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炎症性肠病标志微生物及其应用,该炎症性肠病标志微生物包括第一微生物集,因此,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试剂盒,包括适于检测第一微生物集中的至少一种菌种的试剂,所述第一微生物集由以下菌种组成: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_animalis)和布氏瘤胃球菌(Ruminococcus_bromii)。本发明提出的微生物在健康人群和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丰度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有效检测和/或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炎症性肠病标志微生物及其用途,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盒、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用于预防或者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组合物或者食品组合物、确定个体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方法、确定个体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的装置、一种装置、一种筛选药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主要影响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血便和粘液便。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和肠穿孔。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种不同的分类,它们影响着全球约500万人,目前没有可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愈性治疗方法。
我国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正在逐渐升高,这种患病率增加可能与不断变化的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有关。炎症性肠病的病因是遗传、环境、饮食、感染、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其致病影响被认为与肠脑对话障碍、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参与该过程的肠道微生物群,包括体育活动和肥胖、压力、睡眠和吸烟在内的各种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改变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2018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研究表明,C1orf106基因的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cytohesin-1是一种控制ARF6活化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1orf106通过调控cytohesin-1的泛素化降解来调节上皮细胞黏附连接的稳定性。通过限制cytohesin-1依赖性的ARF6活化,C1orf106可稳定上皮细胞黏附连接。C1orf106基因变异加速cytohesin-1的降解并缩短其半衰期,引发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从而使炎症性肠病风险增加。
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主要药物是氨基水杨酸盐、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近几年来,氨基水杨酸盐已经被医师和患者广泛接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也趋于规范,应用生物制剂的经验也越来越多。
我国目前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清标志物、影像学诊断以及内镜诊断。由于早期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不足和我国结核病高发,炎症性肠病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近年欧美提出的一些血清标志物在中国似乎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如在一些国内入组病例数较多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敏感度在37.9%~56.7%,抗酿酒酵母细胞抗体(anti-Sacc/iaroTO;yces cerevisiae,ASCA)对克罗恩病(CD)诊断敏感度为45.2%-65.5%,其敏感性均较欧美研究(ANCA为60%-80%,ASCA为55%-65%)偏低,提示东西方 IBD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不同,这也给我国的IBD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机遇,有机会找到有利于我国疾病人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因此,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征对炎症性肠病的检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本申请的申请人通过前期大量研究,意外地发现一种标志微生物可以作为检测炎症性肠病的微生物物种标志物,为早期发现炎症性肠病提供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合理有效地应用微生物物种标志物,扶持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肠道潜在致病菌,可以治疗或减轻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锐翌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锐翌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肪肝标志微生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柔性锂-二氧化碳软包电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