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检测膜及其制作方法、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3490.2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敏;林宏晖;谢凌晖;李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塬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7/12;B32B33/00;B32B37/10;B32B37/12;B32B38/16;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地址: | 51812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检测 及其 制作方法 方法 | ||
1.一种芯片检测膜,由纤维布料、透明保护膜、金属材料、环氧树脂胶黏剂及金属粉末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料、透明保护膜及金属材料共占原料总质量的77%;其中,所述纤维布料占原料总质量的48%~52%;所述透明保护膜占原料总质量的10%~14%;所述金属材料占原料总质量的13%~17%;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与金属粉末搅拌混合,且混合后共占原料总质量的23%;其中,所述环氧树脂胶黏剂占原料总质量的7%~14%;所述金属粉末占原料总质量的9%~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铜、银、金;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铝粉末、铜粉末、银粉末、金粉末、镍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13%~17%;所述铝粉末、铜粉末、银粉末、金粉末及镍粉末按1:1混合,且混合后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9%~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13%~17%;所述银粉末、铜粉末按1:1混合,且混合后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9%~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按1:1混合,且混合的用量后占原料总质量的13%~17%;所述金粉末、银粉末按1:1混合,且混合后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9%~16%。
6.一种芯片检测膜的制作方法,使用该方法完成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
S1、纤维布料镀金属材料:在纤维布料的表面镀上金属材料;
S2、制作导电层:在环氧树脂胶黏剂中加入金属粉末,再将环氧树脂胶黏剂与金属粉末搅拌混合均匀;
S3、研磨混合物:将步骤S2中的环氧树脂胶黏剂与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S4、制作芯片检测面:将步骤S3中研磨好的混合物加入至步骤S1中镀好金属材料的纤维布料上,然后进行刮平,形成检测面;
S5、高温烤干:将步骤S4中刮平好的纤维布料进行高温烤干,使检测面固定;
S6、贴上透明保护膜:在纤维布料的检测面上贴上透明保护膜;
S7、压转机贴合保护膜:通过压转机进行压转透明保护膜,使透明保护膜贴紧于检测面上。
7.一种芯片检测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芯片检测膜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A1、撕开保护膜:将检测膜的透明保护膜撕开,漏出检测面;
A2、放置芯片、检测膜:将需要检测的芯片贴至检测膜的检测面上,然后再将检测膜放置至激光检测仪的平台上;
A3、接通电源:将激光检测仪的地线与检测面相接触,使检测面通电;
A4、通过激光照射芯片:在检测面与激光检测仪通电之后,通过激光检测仪来照射检测膜上的芯片;
A5、判断芯片是否合格:根据激光检测仪照射后的反馈来判断芯片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塬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塬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34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