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0079.7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宋育刚;李超;吴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0 | 分类号: | E05F15/60;E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售货 服务 机器人 双开 门联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包括箱体外壳、左门板、箱体顶板支柱后、右门板、箱体底板、电动推杆、左底部摆杆固定座、右底部摆杆固定座、底部摆杆左等。本发明通过所述电动推杆伸缩运动,带动所述底部摆杆左绕所述卡簧销转动;所述底部摆杆左带动所述左门板绕所述门板转轴左运动;实现所述左门板的开合运动;同时所述底部摆杆左带动所述底部连杆运动;所述底部连杆带动所述底部摆杆右绕所述卡簧销旋转运动;所述底部摆杆右带动所述右门板绕所述门板连杆转轴右运动;从而实现所述右门板与所述左门同时开合运动。从中可看出,本例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整体工作可靠性高和综合成本低,能很好适应市场之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的开门结构,尤其是一种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常见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机构有以下两种:
1、轨道内滑式双开门机构,此机构内部安装轨道滑槽,两侧门板通过电机驱动沿导轨滑动到箱体内部。此机构复杂且内部占用箱体有效空间大,导致内部储物空间小;
2、连杆外开式双开门机构,此机构通过电机驱动门板转轴,实现门的开合。此机构两侧门需两个电机单独驱动,一致性不好控制,且组装及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该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结构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整体工作可靠性高和综合成本低,能很好适应市场之需要。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售货服务机器人双开门联动机构,包括箱体外壳、左门板、箱体顶板支柱后、右门板、箱体底板、电动推杆、左底部摆杆固定座、右底部摆杆固定座、底部摆杆左、门板连杆转轴左、底部连杆、底部摆杆右、门板连杆转轴右、门板转轴固定座下、电动推杆固定座、电动推杆固定轴、左顶部摆杆、右顶部摆杆、门板转轴固定座上、箱体顶板支柱左、左顶部摆杆固定座、右顶部摆杆固定座、箱体顶部盖板和箱体顶板支柱右;
箱体外壳上部空间内设有箱体顶部盖板,箱体外壳下面与箱体底板连接固定;箱体顶部盖板和箱体底板之间的箱体外壳上设有能够开合的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箱体底板;所述电动推杆右端铰接于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座;
右底部摆杆固定座和左底部摆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箱体底板;所述底部摆杆左右端铰接于所述左底部摆杆固定座,所述底部摆杆右左端铰接于右所述底部摆杆固定座;所述电动推杆左端铰接于所述底部摆杆左右端(用圆柱销铰接);所述门板转轴固定座下固定于所述箱体底板;门板转轴固定座上固定于箱体顶部盖板;
所述门板连杆转轴右左端、门板连杆转轴左右端分别铰接于右、左对应侧的所述门板转轴固定座下和门板转轴固定座上之间;所述左、右顶部摆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盖板;所述左顶部摆杆右端铰接于所述左顶部摆杆固定座;所述右顶部摆杆左端铰接于所述右顶部摆杆固定座,所述左门板铰接于左顶部摆杆左端,右门板铰接于所述右顶部摆杆右端;
所述右门板铰接于所述底部摆杆右右端部;所述左门板铰接于所述底部摆杆左左端部;所述左门板、右门板分别对应铰接于所述门板连杆转轴左左端、门板连杆转轴右的右端;所述底部连杆左端铰接于所述底部摆杆左右端,底部连杆右端铰接于底部摆杆右左端;
底部摆杆左右端与左底部摆杆固定座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底部摆杆左右端与电动推杆左端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底部摆杆左右端与底部连杆左端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第一铰接点处于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底部摆杆右左端与右底部摆杆固定座的铰接点为第四铰接点,底部连杆右端与底部摆杆右左端的铰接点为第五铰接点,第四铰接点比第五铰接点更靠近右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铰接采用卡簧销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顶板支柱后处于箱体底板和箱体顶部盖板之间,所述箱体顶板支柱后与所述箱体底板、箱体顶部盖板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0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