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5114.6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戴枫林;谢来宾;唐小海;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7/00 | 分类号: | C07J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4 | 代理人: | 陈建国 |
地址: | 422999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7 甲酸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1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碱,之后加入PyHBr3在20‑30℃下搅拌反应得到17‑甲酸甾体化合物;所述化合物1的结构式为所述碱的体积浓度为8.5%‑45%,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碱的体积比为1g:10‑15mL。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收率高达95%以上,纯度高达98%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7-甲酸甾体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非常重要的甾体激素类药物分子中间体。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系列产品都可以通过17-甲酸甾体化合物来合成。另外,一些重要的甾体中间体合药物分子也都具有17-甲酸或者17-甲酸衍生基团结构,因此,合成17-甲酸甾体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17-甲酸化合物的合成是应用卤仿反应,采用卤素(如溴素、氯气)作为卤代试剂,卤素具有高度,易挥发,不易运输和储存,污染环境等缺点,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文献报道采用NBS、二溴海因作为卤代试剂进行卤仿反应,虽然避免使用卤素,但是同样存在反应溶剂倍率大,溶剂无法回收套用,产生大量含二氧六环的废水,对环境不友好且所需反应温度低,加大生产能耗、收率低纯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制备得到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收率低纯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1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碱,之后加入PyHBr3在20-30℃下搅拌反应得到17-甲酸甾体化合物;所述化合物1的结构式为所述碱的体积浓度为8.5%-45%,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碱的体积比为1g:10-15mL。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2-4h。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叔丁醇钠和叔丁醇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1.5-3)。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有机溶剂的物料比为1g:10-20mL。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反应之后还包括分离出17-甲酸甾体化合物:继续向反应生成物中加入亚硫酸氢钠淬灭反应,之后用酸调节pH至2-3,之后蒸馏回收所述有机溶剂,之后洗涤干燥得到所述17-甲酸甾体化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化合物1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碱,之后加入PyHBr3在20-30℃下搅拌反应得到17-甲酸甾体化合物,所述碱的体积浓度为8.5%-45%,所述化合物1与所述碱的体积比为1g:10-15mL,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反应条件温和且碱的用量少,大大减少了异构体的产生,结合其他技术特征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收率高达95%以上,纯度高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液相图谱。
图2是实施例2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液相图谱。
图3是实施例3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液相图谱。
图4是对比例1制得的17-甲酸甾体化合物的液相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